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A.地形平坦B.地下水丰富
C.降水稀少D.土壤肥沃
【小题2】此景观所在地,以及由邯郸到该地所体现的分异规律组合正确的是()
A.华南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西北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西藏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华北地区,地方性分异规律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A.aB.bC.cD.d
【小题2】e带一直延伸到大洋边缘的原因有()
A.人类的破坏B.地形的影响
C.土壤的性质D.洋流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B处的地表主要的自然景观是 ( )
A.荒漠B.森林C.草原D.沼泽
【小题2】A处附近的城市为印度重要的 ( )
A.钢铁工业城市B.新兴工业城市
C.毛纺工业中心D.棉纺工业中心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形成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差异而导致________条件的变化,同时也有________的差异所导致的________状况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自然带中的________差异。
(2)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带从自然景观上看由南向北依次为  、      。对应的农业播种制度分别为      、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大陆分布图,图中两条线分别为0°C等温线和亚欧大陆桥铁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季节为 ,请说明判断理由。(4分)
(2)图中铁路线甲自西向东经过的自然带有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6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路①沿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B.线路②景观的变化体现自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C.线路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推进
D.线路④的秋色是从西部往东部推进
【小题2】影响线路③入秋时间先后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大气环流
C.纬度D.人类活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山地为()
A.天山B.小兴安岭C.长白山D.阴山
【小题2】关于a、b两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
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
C.b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湖
D.b河有春汛与夏汛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三处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和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③山脉垂直带谱对应的是B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造成③山脉两侧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热量C.光照D.纬度
【小题3】下列有关丁山脉地理分界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400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AB两地终年盛行西风且纬度相当,分析两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表中资料推断A地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温带荒漠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
【小题2】下列有关A与B地气候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A地小于B地
B.两地年降水量夏季最大
C.年平均气温:A地小于B地
D.气温年较差:A地大于B地
【小题3】在A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旱作农业B.灌溉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D.乳畜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名山垂直带谱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区域()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
C.景观呈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名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东西坡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B.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
C.①山脉基带海拔较②山脉基带海拔高
D.①②山脉无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