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丰富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指标,大尺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影响。下图是我国新疆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M、N两地植物物种丰富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B.热量C.地形D.海陆位置
【小题2】图中O处最可能位于
A.天山北麓B.天山南麓C.昆仑山北麓D.昆仑山南麓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物猎人”是指四处寻找珍稀植物,并引种他乡获取利益的探险者。20世纪初,英国“植物猎人”威尔逊三次进入中国四川省西部的贡嘎山区,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和种子,将很多珍稀的园林植物引种到了英国。此后,贡嘠山的壮丽风光引起国际登山界的关注,但登顶难度远大于世界上所有8000米级的山峰。1987年,我国在贡嘎山的海螺沟成立了集冰川、温泉、原始森林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磨西镇位于海螺沟的沟口,过去以种植业为主体,现已成为海螺沟风景区的旅游接待基地。下图为贡嘎山局部地区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贡嘎山吸引英国“植物猎人”的主要原因。
(2)从磨西镇到河流源头,树种的丰富度先升后降,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面两幅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均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B.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C.甲地水热充足,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D.乙地草原广布,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乳畜业
【小题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小题3】图中M、N是世界著名河流,两河共同的特征是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B.下游补给量大
C.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D.支流少,含沙量大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1)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2)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白桦树适应性强,分布广,喜湿润土壤,耐严寒。叶厚呈楔形,顶端尖锐,边缘具锯齿状。下图分别为冰岛区域图和冰岛斯卡加峡湾的一种传统民居草皮房子示意图,房屋建设材料均是就地取材,房间位置基本置于距地面1米以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白桦树所属植被类型为(   )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低矮型灌木林D.常绿阔叶林
【小题2】草皮房子将房间置于地下的目的最可能是(   )
A.减轻暴雨洪涝影响B.调节房间内的温度C.减轻冻土融化影响D.减少野生动物侵袭
【小题3】该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夏温差小
③与自然环境更和谐
④室内比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更干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
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⑤与⑥植被不同—海拔不同
C.①与②植被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小题2】下列四地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双选)(  )
A.①B.③C.④D.⑥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个体微小生物的总称。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土壤、植被的变化非常敏感,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较大的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微生物所含的生物总量。下图为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在土层0~15厘米厚度范围内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杉木人工林属人工针叶林,其他三种为天然次生林。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小题2】图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夏高冬低B.大致为“单峰曲线形”
C.秋高春低D.各季节几乎没有差异
【小题3】一年中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小于其他三种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
C.树种单一D.植被密集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中学高二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研学活动。在寒假他们坐飞机从海口飞往哈尔滨,又利用暑假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对沿途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研学。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校学生在整个飞行旅途中,依次见到的典型植被是(  )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
B.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小题2】该校学生在飞越A省时,发现该省南部和北部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这是因为该省的南部和北部(  )
A.发展了不同的农业B.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
C.气候类型不同D.土壤类型不同
【小题3】以下是该校学生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所看到的现象,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经过B省时看到农民正在农田收获小麦
B.C地南面有茂密的森林
C.D地看到了荒漠景观
D.新疆既有荒漠冰川,又有森林草原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P、S两地形成不同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小题2】E、F、P三地呈现出不同的自然带景观,其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
下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题。

从兰州到重庆,途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土壤
C.水分D.热量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