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等陆地自然带

狭长的分布在西海岸。在山区,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形成山地的垂直分异。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地图,右图为珠穆朗玛峰垂直分异图,完成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网上查看到C、D两地的自然景观差异巨大,导致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2)图一中A自然带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关于分其布特征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单选)
A.受纬度影响,向西直通海岸;受地形阻挡,呈南、北狭长分布
B.受地形阻挡,呈南、北狭长分布;受洋流影响,向北延伸范围更广
C.受海陆影响,向南伸展到30°S附近;受洋流影响,向北延伸范围更广
D.受纬度影响,向西直通海岸;受洋流影响,向北延伸范围更广
(3)读图二说明,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
原因是:
(4)说明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二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作物收割后,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特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实验前后,图中棉花产区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1)说出图中棉花生产区有利的气候条件。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优点。
(3)简述新疆干旱气候对地形、河流、植被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文人墨客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恰如其分地吟出了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意境。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也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宣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说明
①四时都有丰富的美景可供观赏  ②旅游最好游山
③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④自然景观具有季节特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的对联,主要体现出旅游资源
A.位置相对稳定B.具有永续性C.由许多景象组合而成D.具有季节性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咸水湖,南北长约1200千米,里海最南部的纬度为37°N。读冬季里海盐度分布图,回答下题。

冬季里海的盐度分布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对此分布影响最弱的因素是( )
A.蒸发量B.湖泊宽度C.径流量D.湖水温度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形C.土壤D.降水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表示P环节含义的是( )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C.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肥力低
D.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小题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B.区域性C.差异性D.封闭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Ⅰ、Ⅱ、Ⅲ为我国三大自然区,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Ⅰ、Ⅱ、Ⅲ为我国三大自然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由Ⅰ至Ⅲ地势逐渐降低
B.Ⅱ区域由于降水稀少,植被以荒漠为主
C.Ⅲ区域由于地势高而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
D.风力沉积作用塑造了Ⅰ区域的地表形态
【小题2】导致区域间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气候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
C.土壤和植被D.水文和地形图
【小题3】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由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4】地理界线P是我国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
③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  
④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5】I区自然环境内部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纬度地带性
【小题6】决定II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B.随距海远近变化的干湿状况
C.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D.水源等非地带性因素
【小题7】形成III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B.地处东南风的背风坡
C.海拔高D.冰川广布
【小题8】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③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
A.太阳能、水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D.水能、天然气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D.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小题2】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④D.③和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半球缺失的植被类型序号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⑨——海陆分布B.⑨——海陆位置
C.⑧——海陆分布D.⑧——地形
【小题2】下列关于北半球的植被类型⑥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B.植被具有叶大、根深的特点
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植被以草原为主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台湾学界,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   )
A.背风温暖B.人烟稀少C.降水丰富D.花蜜充足
【小题2】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于(   )
A.1月下旬B.3月中旬C.5月下旬D.9月中旬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