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

(1)E地气候类型是 F地的气候类型是 P地气候类型是 Q地气候类型是
S地气候类型是
(2)E地气候呈狭长带状且向北可延伸到5°S,请简述其原因
(3)简述S地气候成因。

(1)E地气候类型是 F地的气候类型是 P地气候类型是 Q地气候类型是
S地气候类型是
(2)E地气候呈狭长带状且向北可延伸到5°S,请简述其原因
(3)简述S地气候成因。
根据材料和图13、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4为2013年11月8日17时我国部分地面天气图,此时我国海南岛及周边海域遭受强台风“海燕”影响。

(1)根据图13比较南昌和乌鲁木齐两城市5日内日最高气温的变化特点。
(2)结合图文信息,说明北京11月8—12日的天气变化的过程。
图14为2013年11月8日17时我国部分地面天气图,此时我国海南岛及周边海域遭受强台风“海燕”影响。

(1)根据图13比较南昌和乌鲁木齐两城市5日内日最高气温的变化特点。
(2)结合图文信息,说明北京11月8—12日的天气变化的过程。
下图为我国沿30°N线附近地区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面积总和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分界线S以西区域内叶面积指数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小题2】分界线S以东区域内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体现了

【小题1】分界线S以西区域内叶面积指数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降水稀少 | B.地表崎岖 | C.土壤贫瘠 | D.海拔较高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下图为“某地2月25日遥感影像分析处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拍摄时间为当地()
【小题2】图示区域自然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拍摄时间为当地()
A.4时30分 | B.9时30分 |
C.14时30分 | D.16时30分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形 |
D.非地带性规律——洋流 |
下图为某区域四种农作物种植北界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图反映地域分异规律是
【小题2】油橄榄种植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区域相比,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小题1】此图反映地域分异规律是
A.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
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A.夏季光照充足 |
B.土壤肥沃 |
C.夏季降水丰富 |
D.地形平坦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西藏拉萨凭借独特地理优势,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

材料二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由于施工难度大,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下图分别为西宁至拉萨、成都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图。

(l)分析图中P地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的原因。
(2)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分析其自然原因。
(3)简述川藏铁路建设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4)简述拉萨市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西藏拉萨凭借独特地理优势,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

材料二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由于施工难度大,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下图分别为西宁至拉萨、成都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图。

(l)分析图中P地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的原因。
(2)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分析其自然原因。
(3)简述川藏铁路建设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4)简述拉萨市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条件。
某沟流域,山麓地区年内月均最高气温14.4℃、最低气温-11.8℃;年均降水量371.18-599.14毫米,阴坡比阳坡多7%左右,海拔3300米为最大降水带。下图示意该沟位置及海拔(m)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沟干流主体流向是()
【小题2】该流域海拔最高处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小题3】该沟谷甲地为森林,乙地为草原,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沟干流主体流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 | B.自东南向西北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A.冰川带 | 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高山灌丛草甸带 |
A.甲地河网远较乙地密集,水资源更加丰富 |
B.甲地为阳坡,光热资源丰富;乙地反之 |
C.甲地为阴坡,降水多、蒸发量小;乙地反之 |
D.甲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地反之 |
中国积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
【小题2】图中L湖泊是()
【小题3】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

【小题1】下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
A.哈萨克斯坦 | B.乌兹别克斯坦 |
C.吉尔吉斯斯坦 | D.塔吉克斯坦 |
A.里海 | B.死海 | C.咸海 | D.巴尔喀什湖 |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朝鲜半岛河网稠密,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和东部山地,西流注入黄海,形成不对称的水系特点。一般流程较短,上游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丰富。

(1)比较A、B两地所在的两国首都气候的差异及主要成因
(2)C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
(3)B地区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区之一。该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是 限制性因素是 。
(4)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高于B地,冬季B地的酸雨危害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5)请用“D”在图上标出北海道渔场的位置并说明成因。
朝鲜半岛河网稠密,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和东部山地,西流注入黄海,形成不对称的水系特点。一般流程较短,上游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丰富。

(1)比较A、B两地所在的两国首都气候的差异及主要成因
(2)C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
(3)B地区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区之一。该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是 限制性因素是 。
(4)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高于B地,冬季B地的酸雨危害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5)请用“D”在图上标出北海道渔场的位置并说明成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西藏拉萨凭借先天地理优势,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

材料二: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由于施工难度大,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左图、右图分别为西宁至拉萨、成都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图。

(1)图中P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的原因是 。
(2)拉萨市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3)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的自然原因是 。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西藏拉萨凭借先天地理优势,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

材料二: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由于施工难度大,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左图、右图分别为西宁至拉萨、成都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图。

(1)图中P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的原因是 。
(2)拉萨市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3)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的自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