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台风登陆属于其中哪个环节()
【小题2】若箭头表示东亚夏季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比乙地高,则()
【小题4】若此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小题1】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台风登陆属于其中哪个环节()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B.甲表示的是太平洋 |
C.①气流表示东南季风 | D.②气流的性质温暖湿润 |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 B.甲是赤道低压 |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 |
A.丙代表岩浆岩 | B.①代表冷却凝固作用 |
C.③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 D.④代表变质作用 |
左图为埃特纳火山喷发,中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可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______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2)填表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A→B→C气候的____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_______。
(4)2017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乙地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右图中的_______环节(填字母)、______(填数字)。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可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______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2)填表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A→B→C气候的____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_______。
(4)2017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乙地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右图中的_______环节(填字母)、______(填数字)。
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____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________流。
(3)若图示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____环节,④表示________环节。
(4)若图示是地质循环,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 ①表示 ________作用,②表示________作用。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____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________流。
(3)若图示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____环节,④表示________环节。
(4)若图示是地质循环,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 ①表示 ________作用,②表示________作用。
2018年5月12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政府宣布,由于默拉皮火山11日喷发,火山灰上升到5500米高度,火山周边居民应紧急撤离。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灰可达5500米高空,主要是受
A.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 B.东北信风影响 |
C.东南信风影响 | D.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马哈赞加的降水特征。
(2)说明水冲玛瑙从形成到富集于马哈赞加的地质作用过程。
(3)分析马哈赞加水冲玛瑙开采集中于5—11月的自然原因。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上知名的水冲玛瑙产地。水冲玛瑙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好,原岩以喷出岩为主,集中于河床与沙滩中,其主要产地位于贝齐布卡河口的马哈赞加(马哈赞加省的首府,马达加斯加的第二大港口城市)。因为特殊的地形条件限制,以人工采挖为主。每年4月底大量淘宝者来到贝齐布卡河口处寻采玛瑙。大量水冲玛瑙装到一个个集装箱里,由远洋货船运到中国等地进行销售。

(1)描述马哈赞加的降水特征。
(2)说明水冲玛瑙从形成到富集于马哈赞加的地质作用过程。
(3)分析马哈赞加水冲玛瑙开采集中于5—11月的自然原因。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的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C两处气压高的是______ ,受热的是_____。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_______ (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④表示______,B C两地表示海洋的是_____。
(4)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_______,D表示________。
(5)如果此图表示的东亚季风环流,B处是亚欧大陆,C是太平洋,则②的实际风向是________,形成东亚季风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

(1)如果此图表示的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C两处气压高的是______ ,受热的是_____。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_______ (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④表示______,B C两地表示海洋的是_____。
(4)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_______,D表示________。
(5)如果此图表示的东亚季风环流,B处是亚欧大陆,C是太平洋,则②的实际风向是________,形成东亚季风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