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四处景观,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形成图1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冰川侵蚀B.②—海浪沉积
C.③—风力侵蚀D.④—流水侵蚀
【小题2】澳大利亚石灰岩海岸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 ( )。
①地壳物质循环 ②碳循环 ③水循环 ④生物循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3】形成图1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2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a→乙→bB.②—d→丁→b→c
C.③—丙→c→d→丁D.④—戊→b→c→d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黄山“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
A.c、①B.a、②
C.e、③D.d、④
【小题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甲乙两地出露地表的地层剖面图(下图),关于甲乙两地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在1、2、3、4 地质年代乃至现在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
B.乙地在1、3、4 地质年代乃至现在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
C.甲地在1、2、3、4 地质年代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形成了相应的地层
D.乙地在2地质年代地壳上升并接受沉积,没能形成相应的地层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形成这些玄武岩石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B.风化作用C.风力侵蚀D.岩浆活动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代表地质环境,箭头线代表地质过程。有关地质环境和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I——变质环境①——沉积作用
B.Ⅱ——熔融环境③——重熔再生作用
C.Ⅲ——变质环境⑤——变质作用
D.Ⅱ——沉积环境②——重熔再生作用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该地区
A.曾发生过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岩石形成 ① 早于 ② 、 ② 晚于 ③
C.④ 处岩石受挤压容易被侵蚀
D.地形以背斜谷、向斜山为主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判断字母a最可能表示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沉积B.风力侵蚀C.冻融风化D.冰川搬运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自然界中的许多花岗岩棱角很少,多呈浑圆状,如左图所示。右图为“我国花岗岩矿产企业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花岗岩矿产企业主要分布在
A.甘、鲁、浙、闽B.甘、豫、粤、鲁
C.疆、黔、闽、鲁D.鲁、苏、宁、闽
【小题2】有关花岗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B.是岩浆侵入下地幔冷却形成
C.因发生变质作用而棱角很少D.多呈浑圆状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中河流地貌及其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河漫滩平原——河流上中游的地区B.冲积扇平原——山前,河流的出山口
C.三角洲——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D.峡谷——河流中下游地区
当前题号:9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岁月留痕--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沿线,这里有一处被称作“十二门徒石”的奇岸怪崖壁,其中经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可谓倩影永逝,令人叹息(如下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十二门徒石”形态类似我国桂林山水的峰丛、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
B.“十二门徒石”的形成是由于海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而鸡形礁石是由于风化和侵蚀作用坍塌的
C.“十二门徒石”是由于地壳运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而形成的岛弧链
D.“十二门徒石”属于海岸侵蚀地貌中的海蚀柱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