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据左图描述非洲地震空间分布特征是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__________部,其次为__________部(填方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东非高原是非洲湖泊最集中的地区,简述其大量湖泊形成的主要过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地震年平均频率图(左图)和毛里求斯岛(火山岛)地形图(右图)。
(2)据左图描述非洲地震空间分布特征是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__________部,其次为__________部(填方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东非高原是非洲湖泊最集中的地区,简述其大量湖泊形成的主要过程。
材料二:每年总计上百万的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在东非高原的塞伦盖蒂保护区(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和马赛马拉保护区(面积:0.15万平方千米)间周而复始迁徙(如图)。在上千公里的迁徙途中,野生动物孕育生命、成长、死亡。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地貌形态的形成。
【小题1】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

【小题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西洋形成的原因是:
【小题1】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地壳的凹陷 | B.板块的碰撞 | C.板块的张裂 | D.板块的挤压 |
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读四幅丹霞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按丹霞地貌形成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有关四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按丹霞地貌形成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丁丙 | B.甲丁乙丙 | C.丙乙丁甲 | D.甲乙丙丁 |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观赏宜在适当的位置俯视为好 |
B.乙景观的美学与观赏价值极高,到此旅游选择乘船游较好 |
C.丙景观由于长期受风力侵蚀而形成,欣赏这种景观宜远眺 |
D.丁景观由于流水沉积而形成,欣赏这种景观选择仰观为好 |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下图为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可能是
A.大理岩 | B.流纹岩 | C.石灰岩 | D.石英岩 |
A.③②① 地壳下沉 | B.②①③ 地壳下沉 |
C.②①③ 流水侵蚀 | D.②①③ 地壳抬升 |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甲乙两地中垂直向下打井,最可能出水的是______。
(3)根据该地地质剖面,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该地地质历史上出现的地质作用。
(4)简述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甲乙两地中垂直向下打井,最可能出水的是______。
(3)根据该地地质剖面,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该地地质历史上出现的地质作用。
(4)简述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
读R河流某处河谷横剖面示意图(甲)和R河流纵剖面图与河谷形态示意图(乙),回答1-2题。

【小题1】图甲中,河谷地形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小题2】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小题1】图甲中,河谷地形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冰川侵蚀作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侵蚀作用 | D.断层下陷构造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图23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0分)
52.①处地质构造是 ,该处河流不宜修建电站大坝,原因是 。

53.②处地貌名称是 ,一般分布在 地区,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54.根据这里丰富的含煤地层,可以推断在地质史上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若在a、b两处采煤,分别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可能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简述其原因。
。
52.①处地质构造是 ,该处河流不宜修建电站大坝,原因是 。

53.②处地貌名称是 ,一般分布在 地区,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54.根据这里丰富的含煤地层,可以推断在地质史上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若在a、b两处采煤,分别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可能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简述其原因。
。
下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的地质作用与甲、乙、丙、丁四处岩石的形成,相对应的是

图中的地质作用与甲、乙、丙、丁四处岩石的形成,相对应的是
A.①一丁处 | B.②一丙处 | C.③一乙处 | D.④一甲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