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重庆有大小峡谷60余处,地下暗藏溶洞40余处。形成峡谷和溶洞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海浪侵蚀作用③风力侵蚀作用④流水溶蚀作用
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海浪侵蚀作用③风力侵蚀作用④流水溶蚀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A为某河段平面图,图B为图A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A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图B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校学生到野外郊游,发现此地的人利用当地的石灰岩建了一座水泥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石灰岩属于
【小题2】该地岩石具有的特点是
【小题1】石灰岩属于
A.岩浆岩 | B.变质岩 | C.沉积岩 | D.侵入岩 |
A.具有片理构造 | B.有流纹或气孔 |
C.具有层理构造,可能找到化石 | D.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
读鄱阳湖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根据庐山在地质构造上的属性,推测鄱阳湖的成因。
(2)简述鄱阳湖的地理位置,并从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等方面分析其自然环境特点。
(3)分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对鄱阳湖地区的水文造成哪些影响。
(4)说明鄱阳湖地区所属的中国地域文化区,简述其文化特征。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白鹤等珍稀水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秋末冬初,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到鄱阳湖越冬,如今,鄱阳湖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世界上现有白鹤大约为4000多只。其中90%在鄱阳湖越冬。鄱阳湖是白鹤的世界,水鸟的天堂。


(1)根据庐山在地质构造上的属性,推测鄱阳湖的成因。
(2)简述鄱阳湖的地理位置,并从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等方面分析其自然环境特点。
(3)分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对鄱阳湖地区的水文造成哪些影响。
(4)说明鄱阳湖地区所属的中国地域文化区,简述其文化特征。
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概括世界活火山的分布,简析原因。
(2)读图说明北太平洋东、西岸主要的自然灾害,简析其成因。
(3)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旱涝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以旱涝灾害为例,说明防御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

(1)概括世界活火山的分布,简析原因。
(2)读图说明北太平洋东、西岸主要的自然灾害,简析其成因。
(3)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旱涝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以旱涝灾害为例,说明防御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
读海蚀崖的形成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按其形成过程的先后,四幅图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小题2】下列哪个地区此类地貌较为常见

【小题1】按其形成过程的先后,四幅图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③④②① | D.①④②③ |
A.天津 | B.江苏沿海 | C.上海 | D.福建沿海 |
“雅丹”原是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在敦煌市以西 200 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 分布着东西长约 15 公里,南北宽约 2 公里,呈水平状的浅红色泥质土层,被分割成形态多样、凹凸相间的雅丹地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物质成分于( )
A.流水沉积作用 | B.风力沉积作用 |
C.冰川沉积作用 | D.基岩风化作用 |
A.流水侵蚀作用 | B.冰川侵蚀作用 | C.风力侵蚀作用 | D.断裂凹陷作用 |
山西大同土林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角,景区内植被稀疏,土地裸露,土层多由钙化层、砂石和盐碱成分很高的泥土等组成,成为当地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大同土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石风化 | B.风力沉积 |
C.河湖沉积 | D.流水侵蚀 |
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严重风蚀 | B.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冲刷强 |
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 D.年降水量少,盐碱土广布,土地贫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