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长白山天池附近的岩石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表面有气孔。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下列材料及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冰岛处于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填文字),处于___________边界。
(2)冰岛被称为“冰与火的世界”,试解释其多火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红海的面积将逐渐变______(小或大)。
冰岛为欧洲第二大岛,全国有火山200多处,其中活火山约30余座。2014年9月1日,冰岛巴达本加火山再度喷发。

(1)冰岛处于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填文字),处于___________边界。
(2)冰岛被称为“冰与火的世界”,试解释其多火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红海的面积将逐渐变______(小或大)。
读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处的地貌为____________,主要形成于____________,该地貌顶部沉积物颗粒粒径________(大于或小于)底部沉积物颗粒粒径。
(2)如果该地区地下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打油井的合适位置是____ (A、B、C)处。
(3)图示地区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褶皱、断裂、____________、沉积。

(1)甲处的地貌为____________,主要形成于____________,该地貌顶部沉积物颗粒粒径________(大于或小于)底部沉积物颗粒粒径。
(2)如果该地区地下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打油井的合适位置是____ (A、B、C)处。
(3)图示地区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褶皱、断裂、____________、沉积。
2016 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体彩杯”冰壶比赛中使用的冰壶也称“冰上溜石”,由天然花岗岩制成。下列岩石按成因与制作冰壶的石材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大理岩 | B.石灰岩 | C.砂岩 | D.玄武岩 |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小题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小题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 | B.风化和风蚀 |
C.冰川侵蚀 | D.流水侵蚀 |
A.岩洞 | B.岩礁 |
C.沙滩 | D.海岸 |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读图结合文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塑造图中②地区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
【小题2】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塑造图中②地区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
A.流水 | B.风力 | C.冰川 | D.海浪 |
A.①图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 B.②图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
C.③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 D.④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
2017年6月12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垩纪地层发掘出6种恐龙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鳄类骨骼古生物化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白垩纪属于( )
A.古生代早期 | B.古生代晚期 |
C.中生代早期 | D.中生代晚期 |
A.孢子植物 | B.被子植物 |
C.裸子植物 | D.藻类植物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推测该地“精灵城堡”的形成过程。
(2)说明该地古代木屋少,多在石柱上开凿洞穴居住的原因。
卡帕多奇亚(左图)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精灵城堡”(右下图)是这里最出名的景观,乘坐热气球俯瞰卡帕多奇亚和畅游精灵城堡是当地的主要游览项目。这些“城堡”由许多尖塔状的石柱组成,石柱的中下部是松软的凝灰岩,顶部是较坚硬的玄武岩。凝灰岩由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凝固后形成。该区域林木稀少,只有谷地中林木较茂盛。


(1)推测该地“精灵城堡”的形成过程。
(2)说明该地古代木屋少,多在石柱上开凿洞穴居住的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空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区域沟谷发育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3】该区域各级沟道中,修建大量的堤坝,其主要目的是

【小题1】关于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空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由东北向西南减小 | B.由西南向东北减小 |
C.由东南向西北减小 | D.由西北向东南减小 |
A.风力侵蚀作用 | B.风化作用 | C.流水浸蚀作用 | D.断层发育 |
A.发电、灌溉 | B.拦泥蓄水 | C.航运、养殖 | D.防洪、抗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