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貌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图可知(  )
A.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鼠穴”是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或砾石的研磨作用在河流溪间的基岩河床上形成的圆洞。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又称之为“壶穴”。(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壶穴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A.侵蚀作用B.变质作用C.岩浆冷凝D.堆积作用
【小题2】壶穴多分布于
A.水流缓慢的下游河段B.高温清洁的水域环境
C.裂隙发育的上游河段D.稳定半封闭的水域环境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A.冰蚀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
【小题2】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侧,光照较强B.②侧,热量较多
C.①侧,蒸发较弱D.②侧,降水较多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南极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田。南极大陆二叠纪煤层广泛分布于东南极洲的冰盖下,储藏量约达5000亿吨。关于南极洲煤炭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在南极大陆由于气温低,地层中不可能形成煤层
B.南极在地质历史时期可能气候较温暖,形成了煤层,原地保存到了现在
C.含有煤层的大陆是从别的地方移动到了现在的位置
D.煤层是地球形成早期温度较低时形成的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哪一处可能找到石油?
(2)说出丙处地貌的名称,并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其中②环节是指 。如果④表示长江,则影响②环节的盛行风主要是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石灰岩组成,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象鼻山主要岩石的地质作用
A.流水溶蚀B.海水沉积C.冰川侵蚀D.风力沉积
【小题2】与桂林山水地貌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为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风力强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气候暖湿,石灰岩分布广泛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马拉维湖(如图)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最深处706米。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拉维湖湖水透明度因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B.碰撞挤压作用C.地壳断裂下陷D.冰川侵蚀作用
【小题2】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径流量较大,入湖泥沙多B.风力较弱,湖水流动性差
C.气温相对较低,蒸发微弱D.污染严重,湖水富营养化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K岛天然植被迅速恢复的原因
A.地形多样B.土壤肥沃
C.水热充足D.地质稳定
【小题2】K岛1983年火山爆发的原因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推覆构造示意图,这种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A.⑥②⑦①B.⑦⑥③①C.⑤⑥③⑦D.④③②①
【小题2】图示断层两侧岩体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B.
C.D.
【小题3】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A.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
D.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外力作用 
②地壳运动 
③岩浆活动 
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A.A、D、G、B、FB.B、E、D、A、F
C.G、B、A、E、DD.G、F、B、D、A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③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B.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
C.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层施工
D.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