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
(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 持续淤积 B. 先侵蚀、后淤积 C. 持续侵蚀 D. 先淤积、后侵蚀
【小题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5)该材料同时反映了地表面貌是由_______作用和_______作用共同塑造的,其中_______作用占主要地位。

(1)地形: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5)该材料同时反映了地表面貌是由_______作用和_______作用共同塑造的,其中_______作用占主要地位。
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成地层断裂错位。分析下面“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A.2次 |
B.3次 |
C.4次 |
D.5次 |
A.c断层早于②地层 |
B.b断层早于④地层 |
C.a断层早于b断层 |
D.c断层早于b断层 |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小题2】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

【小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 | B.印度洋板块 | C.非洲板块 | D.太平洋板块 |
A.消亡边界 | B.陆地边界 | C.生长边界 | D.海洋边界 |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小题3】不是箭头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侵蚀作用 | B.岩浆活动 | C.搬运作用 | D.堆积作用 |
读某沿海城市附近预计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海平面上升后,最有可能形成海蚀崖地貌的是图中( )
【小题2】若考虑全球变暖问题,小李在该城市购买住房时最不应该选择的房源应位于图中( )
【小题3】若该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可能( )

【小题1】海平面上升后,最有可能形成海蚀崖地貌的是图中(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A.沿海水质变好 | B.海平面上升速度变快 |
C.台风天气增多 | D.城市雨岛效应增强 |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箭头所示边界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地表形态形成在此类边界处的有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箭头所示边界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运动活跃 | B.陆地区域边界 | C.海洋区域边界 | D.板块消亡边界 |
A.喜马拉雅山 | B.日本群岛 | C.马里亚纳海沟 | D.东非大裂谷 |
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指导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b处可以找到石油 | B.采石场宜建于a处 |
C.隧道选址的理想场所是a处 | D.在b处容易找到地下水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
C.三大类岩石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 |
D.岩浆岩只有在外力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