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①岩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 | B.①②岩石都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
C.甲属于亚欧板块 | D.甲属于印度洋板块 |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②① | B.⑤⑥③⑦ | C.⑥②⑦① | D.⑦⑥③① |
A.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 B.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
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 | D.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1】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
A.河流输沙量增大 | B.湖泊面积减小 | C.植被覆盖率提高 | D.降水强度变大 |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P处属于( )
【小题2】图中,M处属于( )

【小题1】图中,P处属于( )
A.断层 | B.海岭 | C.背斜 | D.向斜 |
A.冲积平原 | B.冲积扇 | C.角峰 | D.背斜谷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约120km处。华山由一整块花岗岩构成,可谓独石成山,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材料二: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自古农业发达,人口殷实,成就了古都西安的辉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材料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沿着太行山北行一路考察,看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他猛然顿悟,“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进而,推断了整个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

(1)简述华山形成的地质过程:① ▲ ,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岩体;② ▲ ,形成崖面陡峭的断块山;③ ▲ ,花岗岩岩体岀露地表。
(2)根据图1分析渭河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内力作用: ▲ ;外力作用: ▲ 。
(3)按成因来看,构成太行山的岩石(泥岩、石英砂岩)类型属于 ▲ ,判断依据是 ▲ 。
(4)写出图中相应图例的地貌名称。

(5)根据资料三和图3推断华北平原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材料一: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约120km处。华山由一整块花岗岩构成,可谓独石成山,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材料二: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自古农业发达,人口殷实,成就了古都西安的辉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材料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沿着太行山北行一路考察,看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他猛然顿悟,“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进而,推断了整个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

(1)简述华山形成的地质过程:① ▲ ,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岩体;② ▲ ,形成崖面陡峭的断块山;③ ▲ ,花岗岩岩体岀露地表。
(2)根据图1分析渭河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内力作用: ▲ ;外力作用: ▲ 。
(3)按成因来看,构成太行山的岩石(泥岩、石英砂岩)类型属于 ▲ ,判断依据是 ▲ 。
(4)写出图中相应图例的地貌名称。

(5)根据资料三和图3推断华北平原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我国地质工作者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
【小题2】

【小题1】
A.地壳上升运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冰川侵蚀作用 |
A.① | B.⑤ | C.③ | D.④ |
地质学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偏红色河湖相沉积岩统称为“红层”,红层上发育的地貌被称为“红层地貌”,丹霞地貌就是“红层地貌”的一种。我国福建西部的泰宁县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其上清溪两侧的许多悬崖峭壁上,分布着很多小洞穴,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风化、水蚀、重力作用为主 | B.风化、风蚀、堆积作用为主 |
C.冰蚀、搬运、堆积作用为主 | D.海蚀、搬运、重力作用为主 |
A.本处地壳运动一直向上抬升 |
B.本处受到的外力始终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 |
C.低处洞穴较多,是因人类开凿而增加 |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地貌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地貌的形成主要由外力作用主导 |
B.图中断层的形成是板块张裂作用的结果 |
C.甲山脉为背斜山,乙山脉为断块山 |
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 B.②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
C.③处含有古生物化石 | D.三处的形成顺序为②①③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文鱼学名鲑鱼,被称为冰海之王,环境温度高于12℃不进食,高于20℃不能存活。 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原本活跃在冷水的大西洋鲑鱼,近年来迅速占领了“天涯之国”智利的峡湾,鲑鱼养殖成为支柱产业。2007年鱼类传染性病毒爆发,曾导致智利三文鱼产量大幅下降。2015年海关数据显示,智利是我国冷冻三文鱼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下图示意智利位置和范围。

(1)与北部相比,智利南部海岸线曲折、破碎。分析成因。
(2)解释鲑鱼迅速占领智利峡湾的自然原因。
(3)请为智利开拓三文鱼国际市场提出建议。
(4)在蒙特港装船的智利三文鱼,航行一个月赶上上海市春节市场。说明轮船航行中的日出方位。
三文鱼学名鲑鱼,被称为冰海之王,环境温度高于12℃不进食,高于20℃不能存活。 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原本活跃在冷水的大西洋鲑鱼,近年来迅速占领了“天涯之国”智利的峡湾,鲑鱼养殖成为支柱产业。2007年鱼类传染性病毒爆发,曾导致智利三文鱼产量大幅下降。2015年海关数据显示,智利是我国冷冻三文鱼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下图示意智利位置和范围。

(1)与北部相比,智利南部海岸线曲折、破碎。分析成因。
(2)解释鲑鱼迅速占领智利峡湾的自然原因。
(3)请为智利开拓三文鱼国际市场提出建议。
(4)在蒙特港装船的智利三文鱼,航行一个月赶上上海市春节市场。说明轮船航行中的日出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