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1表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图2为我国新疆某地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a处形成图2所示地理景观,b处出现冰雹,则甲、乙、丙分别为()
【小题2】图2所示区域的地理环境是()
①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
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小题1】若a处形成图2所示地理景观,b处出现冰雹,则甲、乙、丙分别为()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 D.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
①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
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 )
A.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者岛弧 |
B.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欧亚板块北移有关 |
C.位于板块张裂处的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 |
D.美洲西海岸山脉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 |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我国西藏拉萨等地有明显震感。ICL软件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发的地震预警软件,可提前几秒至几十秒不等预警地震,为逃生赢得宝贵的时间。预警时间长短主要受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影响。据材料和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尼泊尔地震震中处于
【小题2】ICL软件实现地震预警的原理是
【小题3】地震发生时,拉萨某校老师正在五楼上课,装有ICL软件的手机突然响起了“地震抵达拉萨还有20秒,滴滴,18秒,滴滴……”的预警警报。此时,学生应立即

【小题1】尼泊尔地震震中处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
A.监测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差异 |
B.通过先进仪器观察地球内核活动 |
C.观察青蛙成群迁移等动物异常举动 |
D.通过观测天文星象(如地震云) |
A.将书或包放于头顶,并冲下楼 |
B.有序跑出教室到空旷的操场 |
C.从五楼的阳台沿下水管道逃生 |
D.蹲下,抱头,躲在桌子旁 |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
【小题2】

【小题1】
A.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 |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
D.丙河流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 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 |
2014年4月2日智利(南美洲)发生8.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智利西部海岸地区至少有10万人疏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随后发布海啸传播时间预测图,预测图显示,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快18小时后抵达澳大利亚,21小时后抵达日本。

【小题1】地震的位置可能位于图示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 | B.![]() |
C.![]() | D.![]() |
读某岛屿上东西方向延伸的地质、地形剖面图。古老基底地区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


A.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外力侵蚀 |
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岩浆侵入 |
D.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另外,青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该盆地西北缘为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两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简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有许多,详情见下图。

(1)试从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两个角度分析羊八井地热能丰富的原因。
(2)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附近的地形特点,并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3)雅鲁藏布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处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原因。
(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材料一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另外,青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该盆地西北缘为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两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简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有许多,详情见下图。

(1)试从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两个角度分析羊八井地热能丰富的原因。
(2)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附近的地形特点,并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3)雅鲁藏布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处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原因。
(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辽河三角洲有绵延数百平方千米、面积世界第一的芦苇荡。过去,收割后的苇地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辽河三角洲的形成。
(3)分析辽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自然原因。
(4)你是否赞同 “炼塘”的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辽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辽河三角洲有绵延数百平方千米、面积世界第一的芦苇荡。过去,收割后的苇地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辽河三角洲的形成。
(3)分析辽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自然原因。
(4)你是否赞同 “炼塘”的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法国示意图

材料二图2是地处大西洋畔的琵拉大沙丘(图1中的甲处),现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东部推进,吞没着房屋、道路与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的不便,但也造就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1)描述图示国家的地形特征。
(2)分别说明甲处沙洲、沙丘的形成原因。
(3)根据图示信息,简述该国铁路和内河航交通的布局和形态特征。
材料一图1为法国示意图

材料二图2是地处大西洋畔的琵拉大沙丘(图1中的甲处),现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东部推进,吞没着房屋、道路与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的不便,但也造就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1)描述图示国家的地形特征。
(2)分别说明甲处沙洲、沙丘的形成原因。
(3)根据图示信息,简述该国铁路和内河航交通的布局和形态特征。
玛纳斯河源于天山,河流出山形成了较平缓的洪积冲积扇,冲积扇以下是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人们以这里天然形成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目前玛纳斯绿洲已被开垦为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下图是玛纳斯河冲积扇及湿地水库群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玛纳斯河流域湿地水库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
②可以保护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③可以使天山上放牧的牧民不必随季节变化转场放牧
④防风固沙,抵御荒漠化对绿洲的威胁

【小题1】图中的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此处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河道不断进行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而形成 |
B.该冲积扇所在地形区是新疆最大的棉花集中产区 |
C.冲积扇的泥沙颗粒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
D.图示地区的地下水的埋藏深度甲处比乙处更深 |
①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
②可以保护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③可以使天山上放牧的牧民不必随季节变化转场放牧
④防风固沙,抵御荒漠化对绿洲的威胁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