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世界最大的峡谷定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对应的板块是 ( )
A.①亚欧板块;②非洲板块B.①亚欧板块;②印度洋板块
C.①印度洋板块;②非洲板块D.①印度洋板块;②太平洋板块
【小题2】大峡谷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构造是 ( )
A.断裂构造B.背斜构造
C.向斜构造D.火山构造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在地球中体积最大的岩石是
A.①B.②C.④D.⑤
【小题2】能反映溶洞中石笋成因的序号是
A①
A.②B.④C.⑥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这是一个赤道上的群岛,却有着来自寒带的企鹅;它曾被视为“魔鬼之岛”,因为“地狱之火”在这里涌动,如今它又被称为“最后的伊甸园”“生物进化活博物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个群岛上的岩石因为常年的风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态,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B.玄武岩
C.花岗岩D.石英砂岩
【小题2】岛上生物多样,常年生活着耐寒的企鹅,可能原因是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小题3】该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远离大陆B.地处赤道附近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甲、乙、丙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2。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地貌可能属()
A.向斜谷B.背斜山
C.向斜山D.背斜谷
【小题2】乙地海拔低于甲、丙两地,最有可能的是()
A.乙地流水侵蚀作用强于甲、丙两地
B.乙地流水堆积作用弱于甲、丙两地
C.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于甲、丙两地
D.乙地风力堆积作用弱于甲、丙两地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下水系统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的年代要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被侵蚀
C.岩层③形成前的气候较岩层②干旱
D.④地适宜修建蓄水水库
【小题2】图中落水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小题3】图中地形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向斜凹陷B.向斜成山
C.背斜张裂D.背斜成山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岛上的河流虽短,但水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台湾的东部是高大的台湾山脉,最高峰玉山的海拔高达3997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 )
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
C.内外力作用D.无法判断
【小题2】台湾岛上的河流,在较平直的河段,被侵蚀得更严重的河岸是()
A.左岸B.右岸C.北岸D.南岸
【小题3】在水流湍急的河段,河流地貌主要是()
A.冲积扇B.河漫滩
C.U形谷D.V形谷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风化与气候”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风化与气候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越高,风化越强
B.降水越多,风化越强
C.寒区、旱区以生物风化为主
D.高温高湿地区以化学风化为主
【小题2】热带四类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小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B.热带草原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D.热带季雨林地区
【小题3】只考虑气候,中纬度某山地不同部位的风化强度
A.山顶大于山麓B.山脊大于山谷
C.阳坡大于阴坡D.背风坡大于迎风坡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局部地区地势高低与沉积物空间变化,将该地区分为16个方格,每个方格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地势高度和沉积物厚度(1—4表示地势从最低到最高或沉积物厚度由最薄到最厚),图示地区沉积物形成的地貌类型可能是( )
4 1
4 1
4 1
4 1
4 1
3 2
3 2
4 1
3 1
2 4
2 4
3 1
1 2
1 3
1 3
1 2
 
A.河口三角洲B.流动沙丘
C.河漫滩平原D.山麓冲积扇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D.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地质构造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属于向斜构造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小题2】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