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和“某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岩石类型的名称:
甲是 、乙是 、丙是 、丁是 。
(2)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判断图中地质作用的方式:
① 、② 、③ 。
(3)据右侧某地貌景观图,其作用过程是左图中①、②、③、④、⑤中的 。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岩石类型的名称:
甲是 、乙是 、丙是 、丁是 。
(2)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判断图中地质作用的方式:
① 、② 、③ 。
(3)据右侧某地貌景观图,其作用过程是左图中①、②、③、④、⑤中的 。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所示的景观中,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小题2】与图④所示地貌景观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小题1】上图所示的景观中,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黄土高原 | B.桂林山水 |
C.珠穆朗玛峰 | D.珠江三角洲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略图。

(l)A半岛属于____板块,用板块理论解析B海和C山脉的形成。(5分)
(2)比较E荒漠和F荒漠形成的原因。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陆上丝绸之路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哪些优势。(6分)
(3)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略图。

(l)A半岛属于____板块,用板块理论解析B海和C山脉的形成。(5分)
(2)比较E荒漠和F荒漠形成的原因。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陆上丝绸之路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哪些优势。(6分)
(3)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
读区域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区域
【小题2】有利于图中乙发育的条件是

【小题1】该区域
A.急流是因为河流水量大 | B.甲形成与河流堆积有关 |
C.目前以内力作用为主 | D.图中6岩层较4地层新 |
A.地形起伏小 | B.断层构造 |
C.河流径流量小 | D.河床岩性差异小 |
在地质年代校老的柑垃构透地区常出现背抖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圈,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是()
【小题2】“地形倒置 ”现象()

【小题1】“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③②④① | D.①④③② |
A.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B.改变了上下岩层的新老关系 |
C.说明表层岩层的佼蚀强度相同 |
D.导致岩层出现断裂错位现象 |
下图示意某旅游爱好者夏至日拍摄到的日落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的盛行风向为
【小题2】下列各图表示图中所示区域典型植被的是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A.![]() | B.![]() |
C.![]() | D.![]() |
下图示意经历一次洪水过程(分前、中、后三期)的某河谷剖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谷是
【小题2】洪水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河谷剖面依次是
【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该河谷是
A.背斜成谷 | B.向斜成谷 |
C.地垒成谷 | D.断层处受侵蚀成谷 |
A.e、f、g | B.f、g、e |
C.g、e、f | D.g、f、e |
A.③处可能为凸岸 |
B.③处岩层比②处岩层抗侵蚀力强 |
C.③处岩层比①处岩层形成年代早 |
D.④处流水侵蚀力比③处弱 |
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页岩形成的年代最晚,不可能有化石 |
B.甲处河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
C.矿床所在地层岩石最有可能是变质岩 |
D.大坝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
A.含沙量增大 | B.结冰期缩短 |
C.年径流量增大 | 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貌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岩层Ⅰ的厚度大于水平岩层Ⅱ |
B.水平岩层出露宽度与地面坡度等有关 |
C.水平岩层Ⅰ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最高 |
D.水平岩层Ⅰ的形成时间晚于水平岩层Ⅱ |
A.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 |
B.从甲地可以直接观测到乙地 |
C.丙地海拔高于甲地 |
D.适宜多种经营,发展“立体农业” |
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分析贺兰山东麓的甲处地形的形成原因。
(2)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该地所产葡萄品质优良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为振兴该葡萄酿酒基地,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该葡萄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后,可能会带来哪些生态问题?
材料一 宁夏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平均气温5-10℃。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是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特别适宜农作物及瓜果生长。
材料二 贺兰山东麓的洪积平原建立的酿酒基地,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市场和品牌。市场劣势:来自国外大量优质廉价的葡萄酒及来自国内葡萄产地的葡萄酒竞争;品牌劣势:宁夏酒业没有品牌,只卖原酒,使当地的酿酒基地成为品牌酒的“发酵站”或“第一生产车间”。
材料三 宁夏局部地区示意图

(1)据材料分析贺兰山东麓的甲处地形的形成原因。
(2)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该地所产葡萄品质优良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为振兴该葡萄酿酒基地,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该葡萄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后,可能会带来哪些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