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及地面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河谷地区地形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顶部先受张力,后流水侵蚀而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小题2】若图中甲山为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谷地区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谷地区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甲山北坡自然带类型较南坡多D.甲山北坡的针叶林带海拔高于南坡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绘制的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风化作用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D.流水搬运
【小题2】研究小组在野外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海拔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山有著名的“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A.c ①B.a ②C.c ③D.d ④
【小题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变质作用
C.流水侵蚀D.地壳运动
【小题2】图中乙处是
A.背斜山B.向斜山
C.背斜谷D.向斜谷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甲地目前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
C.冰川堆积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小题2】以下自然带在图示乙河流谷地出现的有
①热带草原带 ②常绿硬叶林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针叶林带 ⑤冰川带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⑤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地点
A
B
C
海拔(米)
500
250
60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
421
3
412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A.向斜谷B.背斜谷
C.向斜山D.背斜山
【小题2】对该地貌形成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方,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由于河水泛滥,下游低洼地区不宜耕作。在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弃耕的土地,古代文明中心不断北移。左图示意两河流域,右图为巴格达的气候资料。

(1)运用地质作用原理说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形成过程。(4分)
(2)简述R河的水文特征。(8分)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古文明的条件。(8分)
(4)分析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土地弃耕,文明中心北移的原因。(8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是海洋的最深处。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该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______板块边界。
A.美洲B.印度洋
C.亚欧D.非洲
【小题2】关于该海沟的形成,其能源于
A.太阳辐射B.地球内部
C.太阳活动D.其他天体的引力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各代表的内容。
A ;B ;C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箭头的地理含义:
   ;④    
   ;⑥    
(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各类 ,又到新的 形成。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