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
【小题2】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马尾藻海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海域其实是一片长着马尾藻的异常“平静”海域。海域中的马尾藻随水流呈顺时针方向缓慢的移动。对于该海域异常“平静”的分析最正确的是(  )
A.东北信风对该海域的影响大B.该海域在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圈中心
C.该海域受下沉补偿流影响大D.该海域不在主航道上,船只活动影响小
【小题2】马尾藻海是一个水温较高的海域,对该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受海域附近暖流的影响B.在板块的交界处,海底火山活动强烈
C.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较强D.该海域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故气温高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风带的盛行风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海域所处半球和洋流的流向可能是(  )
A.北半球 逆时针B.南半球 逆时针
C.北半球 顺时针D.南半球 顺时针
【小题2】洋流L1、L2从性质上看是(  )
A.L1—暖流,L2—寒流B.L1—暖流,L2—暖流
C.L1—寒流,L2—寒流D.L1—寒流,L2—暖流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中M为35°纬线,且该地常年盛行西南风,序号表示洋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可能是
A.北大西洋中低纬大洋环流B.北太平洋中高纬大洋环流
C.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D.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
【小题2】该海域
A.①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B.②洋流海区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C.③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
D.④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2年伦敦(甲地)成功举办奥运会,目前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乙地)正积极准备2016年奥运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处为________渔场,其形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局部洋流模式图,下列叙述的正确是
A.A是暖流,且为赤道逆流
B.B属于中低纬海区洋流
C.C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D.D为大陆东岸的寒流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A.北太平洋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赤道逆流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洋流为(  )
A.寒流B.暖流C.中低纬洋流D.中高纬洋流
【小题2】甲处洋流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降低沿岸气温湿度B.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C.降低海运能源消耗D.加快污染净化速度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洋地理】 2016年10月23日下午3点后,郭川驾驶无动力单人帆船在美国夏威夷以西900公里附近海域失联。下图为失联海域位置及夏威夷岛附近等高(深)线图(单位: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失事后的无动力帆船将向________方向漂移。
(2) 与失联海域相比,乙海域盐度较________,原因是____。
(3) 甲地的海岸类型是________,判断理由有____。
(4) 夏威夷岛附近海域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主要有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印度洋西北部海域示意图和非洲东部某国的海港景观图,2015年中国大洋33航次对西北印度洋的“卡尔斯伯格”洋中脊进行大洋资源和深海前沿科学考察。

(1) 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填“1”或“7”)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A、B两地相比,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 此季节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_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甲地的海岸地型为________,其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为________。
(4) 位于“卡尔斯伯格”洋中脊上的①、②两处科考点,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资源,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