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

【小题1】图示洋流系统最强盛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2月
【小题2】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C.东南信风D.西南季风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甲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乙为北太平洋表层海水的溶解氧量。下列对这个材料的说明正确的是

①A海域等值线密集是因为水深的急剧变化 
②B海域在向高纬度输送热量 
③若加福利亚沿岸洋流加强,C海域的溶解氧会减少
A.①B.②C.① ③D.② 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 两洋流中, 为风海流,由 风吹拂形成; 对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2)图中上海到旧金山的两条航线①和②中,航速较快的是 ,因为    
(3)A、B、C三海域中,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4)A、B、C三海域中,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5)b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的 渔场,其成因为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洋流的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风海流又是暖流的是__________(填番号),既是补偿流又是寒流的是__________(填番号),环绕所在纬线圈一周的是_________(填番号)。
(3)一架飞机从N地飞往M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一架飞机从F地飞向E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
(4)用圆圈在图中圈出世界著名渔场,并简述其洋流在渔场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5)简述当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c洋流附近陆地气候的异常现象。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题)
A.中山站盛行势力强劲的东北风
B.南极大陆终年严寒,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高
C.此次科考期间易观察到极光现象,是研究极光的最佳时机
D.经过④海域时遇到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小题1】丁附近海域洋流最有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B.日本暖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本格拉寒流
【小题2】乙丙两地海拔相比,
A.一样高B.乙比丙高C.丙比乙高D.无法确定
【小题3】限制甲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水源D.政策
【小题4】为使甲地农业生产保持高产稳产,须采取的途径是
A.改良土壤B.大量使用农药C.跨流域调水D.机械化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来自五大洲许多国家的代表团和各型舰艇齐聚青岛,开展主题为“和谐海洋”的庆典活动。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海军舰艇从里约热内卢到青岛,按最近航程沿途经过美洲加勒比海域、 (水道),途中经过的岩石圈板块有    等。
(2)澳大利亚海军舰艇从悉尼(约34°S,151°E)到青岛,在南半球水域沿途测得的表层盐度的变化规律是 。在图中B处沿海发现大型港口较少,原因是

(3) 各舰艇在图中A处发现渔民捕鱼正忙,该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世界某区域及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图11),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此图表示_______ (1月或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表明海水温度分布特征有哪些?
(2)图中大洋西部乙海区和大洋东部丙海区处比较,等温线稠密的海区是 ,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是
(3)图中沿海地区或岛屿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1)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顺、逆时针方向流动),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分析归程海域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洋流对该船队的海上航行起到了什么作用?该船队曾途经北美某个大渔场,简述该渔场的主要成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二月大洋表面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_____)
A.北海道渔场B.秘鲁渔场C.北海渔场D.纽芬兰渔场
简述其形成大渔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等温线在甲处向________(南、北)凸出,在乙处向________(南、北)凸出。主要是甲处受________(寒或暖流)影响,乙处受________(寒或暖 流)影响。
(3)试分析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