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6 月 | B.5~9 月 | C.8~12 月 | D.11 月~次年 4 月 |
丰满水库是我国东北大型水库,以发电为主。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理论上哈尔滨水文站冬季(11月—次年3月)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应非常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2】下图中分别表示哈尔滨水文站和佳木斯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的是


【小题1】理论上哈尔滨水文站冬季(11月—次年3月)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应非常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最可能是
A.融水补给河流 | B.地下水补给河流 | C.大型水库发电 | D.河流发生凌汛 |

A.丁、甲 | B.乙、丙 | C.丙、甲 | D.丙、乙 |
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R1河流是 ;R2河流是 ;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今年来,L水域面积不断萎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1)图中R1河流是 ;R2河流是 ;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今年来,L水域面积不断萎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遥感发现,近年来图中乙湖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甲河
【小题2】形成乙湖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小题3】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示甲河
A.结冰期长 |
B.冬季含沙量较大 |
C.有凌汛现象 |
D.为外流河 |
A.流水侵蚀 | B.海浪侵蚀 | C.火山活动 | D.地壳运动 |
A.围湖造田 | B.地壳抬升 | C.入湖河水减少 | D.人工围堰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
【小题2】a在b的什么方向( )

【小题1】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
A.①—②河段 | B.②—③河段 | C.③—④河段 | D.④—⑤河段 |
A.西北方向 | B.正东方向 | C.东南方向 | D.正南方向 |
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小题2】在M、N、P、Q四点中,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 )

【小题1】图中河流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A.M和N | B.P和Q | C.M和Q | D.M和P |
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下图是我国四条河流河流过程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小题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

【小题1】右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降水少 | B.气温低 | C.蒸发快 | D.用水多 |
图b中7月水温从表层到水深15 m处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A.光照强烈且水质好 | B.蒸发消耗表层热量 |
C.地表径流汇入量大 | D.表层受风力影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