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A.大气降水量增加,水土流失加重 | B.地下径流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 |
C.水汽运输量增加,气温有所升高 | D.地表径流量增加,河流水位更稳定 |
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小题2】在M、N、P、Q四点中,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 )

【小题1】图中河流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A.M和N | B.P和Q | C.M和Q | D.M和P |
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青海湖曾经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来逐渐演变为咸水湖,青海湖流域风力夏季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周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秋季,.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
【小题3】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

【小题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A.青海湖流域降水量急剧减少 | B.冰川消退,入湖径流减少 |
C.外泄河道被阻断,变成内流湖 | D.土壤盐碱化加剧,入湖盐类物质增多 |
A.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 B.表层水体降温较慢 |
C.底层水体升温较快 | D.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
A.水温表层低于底层 | B.湖水面积一年中最大 |
C.湖面中部比湖岸结冰早 | D.湖水盐度一年中最低 |
月牙泉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下图),四周被高大的鸣沙山环绕,但千百年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泉水清澈见底。70年代之后,水位持续下降。为了抢救这一千古奇迹,80年代采取了从附近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的措施;90年代又采取了渗灌补水的办法,将党河的水引入附近的土地渗入地下补给。除水位下降之外,月牙泉还面临移动沙丘的威胁。近年来,地理学者对月牙泉周围沙丘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表1),以揭示沙丘移动规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月牙泉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小题2】与管道补水相比,渗灌补水的主要优点是
【小题3】据表1判断,
A. B两沙丘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A.向北、向东
B. 向北、向西
C. 向南、向东
D. 向南、向西

【小题1】月牙泉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 | B.河水 |
C.冰雪融水 | D.地下水 |
A.水量更大 | B.水质更好 |
C.成本更高 | D.损耗更小 |
A. B两沙丘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A.向北、向东
B. 向北、向西
C. 向南、向东
D. 向南、向西
图b中7月水温从表层到水深15 m处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A.光照强烈且水质好 | B.蒸发消耗表层热量 |
C.地表径流汇入量大 | D.表层受风力影响小 |
纳木错(图a)位于藏北高原,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湖面封冻,冰面厚达2m。7月,某科考队前往纳木错考察湖泊水温的垂直变化。图b示意科考队员绘制的某观测点7月水温垂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b示意的水文观测点是图a中的

图b示意的水文观测点是图a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水循环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发 | B.径流 |
C.降水 | D.水汽输送 |
A.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水量最大 |
B.促进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C.陆上内循环对人类最重要 |
D.促进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一2020年)提出,到202。年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触、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
材料二下图为上海港主港区位迁移示意图和长江下游大通站1998-2008年输沙量变化图。


(l)说出A、B铁路干线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说明上海港主港区位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述1998-2008年长江大通站输沙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解释主要原因。
(4)分析上海外贸货运结构以水运为主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一2020年)提出,到202。年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触、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
材料二下图为上海港主港区位迁移示意图和长江下游大通站1998-2008年输沙量变化图。


(l)说出A、B铁路干线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说明上海港主港区位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述1998-2008年长江大通站输沙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解释主要原因。
(4)分析上海外贸货运结构以水运为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