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风速大于乙地B.甲、乙两地均为偏西风
C.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天气炎热干燥D.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多阴雨天气
【小题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照多年统计资料发现,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却集中在夏季。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形 ②盛行风    ③纬度    ④洋流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12月上旬,北京市民提前感受到了“三九”天的寒冷,下表为12月5日到9日北京的天气状况。

据此回答下题。
日期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白天天气
夜间天气
风向
风力
12月5日
0 ℃
-3 ℃

多云
南风
<3级
12月6日
-2 ℃
-9 ℃


西北风
4-5级
12月7日
-5 ℃
-10 ℃


西北风
4-5级
12月8日
-2 ℃
-10 ℃

多云
西北风
3-4级
12月9日
-1 ℃
-10 ℃
多云

西南风
<3级
 
12月5日到9日期间,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为
A.B.
C.D.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年12月11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
A.甲地气压低于周边
B.乙地风向为偏北风
C.丙地风力大于乙地
D.丁地盛行上升气流
【小题2】图中
A.①锋面将会向西北方向移动
B.②锋面过境时可能带来降水
C.③锋面过境后气温会降低
D.④线区域受到冷锋的控制
【小题3】锋面①过境时可能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B.旱灾C.沙尘暴D.暴雨
【小题4】下图中的天气系统与上图中甲地类型相同的是
A.
B.
C.
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1月某日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   )
A.甲地的中心气流做垂直上升运动
B.西安吹西南风,且风力大于上海
C.北京此时受冷锋天气系统控制
D.郑州此时气温气压均高于西安
【小题2】图示天气系统对北京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大风、降雪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和沉降
②带来扬尘或沙尘等灾害性天气
③降温和降雪可有效杀灭病菌
④大风和降雪加剧交通拥堵,影响航班起降
⑤降温可能冻伤正返青的冬小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部局部地区示意图。大河入海口多形成大城市,如长江入海口形成上海市,但是黄河入海口并没有形成大城市。京杭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0千米,历史上曾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目前只保留了山东济宁以南河段通航。


材料二 下表为上海市2018年12月3日~10日的天气变化状况表。


(1)指出上海市受冷锋影响最强的时间段,并说明依据。
(2)简析黄河入海口难以形成大城市的主要原因。  
(3)简析京杭运河当今在南北向交通运输中地位下降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常见天气系统示意图”,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 气温变化过程的是(   )
A.B.
C.D.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两次天气系统过境相关资料。

 

11月(甲次)

12月(乙次)

时间

21日

22日

23日

4日

5日

6日

气温

16℃-22℃

11℃-16℃

5℃-9℃

8℃-17℃

6℃-15℃

2℃-11℃

天气

小雨

小雨

多云

多云转阴

多云

北风3-4级

北风4-5级

北风4-5级

微风

北风3-4级

微风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次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B.
C.D.
【小题2】乙次天气系统过境没有产生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暖气团上升快B.气温较高C.冷气团较干燥D.暖气团较干燥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暴雨主要是受台风过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图为 2018 年 4 月 20 日某时亚洲东部地区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关于图中四地,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甲地吹偏南风B.乙地温度最低
C.丙地风速最大D.丁地气压最高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分别是:内力作用_________,外力作用_________
(2)昆明有“春城”之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述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