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这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该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2】这段时间内,兵团二中升旗时,旗杆杆影的朝向是
【小题1】形成该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下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最新实况表示上海市当晚
【小题2】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小题1】最新实况表示上海市当晚
A.有大风 | B.有雨雾 | C.有冰冻 | D.有点冷 |
A.春分(3月21日) | B.谷雨(4月20日) | C.立夏(5月5日) | D.小满(5月21日) |
下图中图甲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面帕),图乙为M地固定地点不同季节的两天中连续曝光拍摄的日落轨迹图(左侧轨迹为第一次拍摄,右侧轨迹为第二次拍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最可能是
【小题2】图中
【小题3】M地日落轨迹拍摄日期为

【小题1】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份 | B.5月份 | C.8月份 | D.10月份 |
A.M地风速大于N地 | B.N地气温高于P地 |
C.P地气压低于Q地 | D.Q地云量多于M地 |
A.6月22日至9月23日 | B.12月22日至6月23日 |
C.9月23日至12月22日 | D.6月22日至12月22日 |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七。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小题2】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
【小题1】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针叶林 | D.高山灌丛 |
A.受台风影响,多雨 | B.昼夜长短差别较小 |
C.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向 | D.夜间易出现霜冻现象 |
下图 为 2017年北京时间 11月 20日 20时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甲、乙为不同性质的锋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各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图示时间

【小题1】图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反气旋 | B.气流顺时针辐合 |
C.甲为冷锋,正向西北移动 | D.乙为暖锋,正向东北移动 |
A.北海风力较大 | B.冰岛天气晴朗 |
C.意大利为阴雨天气 | D.英国正遭遇台风天气 |
A.伦敦时间为 20日凌晨 | B.甲地的昼长比乙地更长 |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 D.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移动 |
下图是拍摄于北京时间2016年11月20日20时,位于极圈与21°W附近某海域的卫星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天气系统( )
【小题2】拍摄该云图时( )

【小题1】图中天气系统( )
A.为北半球反气旋 |
B.生成于太平洋洋面 |
C.会发展成强台风 |
D.带来强雨雪天气 |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
B.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移动 |
C.当地时间是20日上午 |
D.该区域可见到“午夜太阳” |
2017年7月21日,在福建连城县城区(25°19′N,116°47′E)西北上空出现了奇特的局地雷阵雨天气现象(如下图),大雨从天而降,宛如一个“巨型圆柱”,在阳光照射下,色彩绚丽,似天河之水流向人间,天地相接场面震撼,据统计,雨区连城罗坊站点30分钟降水总量达到21.1毫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小题2】与这种奇特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类似的有
①龙卷风 ②冰雹③雷暴 ④锋面
【小题3】关于局地雷阵雨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该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5:30 | B.6:30 | C.12:30 | D.18:30 |
①龙卷风 ②冰雹③雷暴 ④锋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周边大范围受气旋控制 | B.该天气系统在异地生成,平流过来 |
C.地面水汽充足 | D.近地面大气稳定 |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三伏是我国华北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时长为三十或者四十天。三伏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中付从夏至日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末伏为10日,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始,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在中国古代的干支计时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庚日,即为按照干支计时法,当日计时带有“庚”子,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资料显示,2018年6月27日为夏至日后第一个庚日,该年8月7日为立秋,则2018年三伏天数及三伏结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为 ( )
【小题2】三伏天时,华北地区天气炎热的最主要原因是 ( )
【小题1】资料显示,2018年6月27日为夏至日后第一个庚日,该年8月7日为立秋,则2018年三伏天数及三伏结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为 ( )
A.30天 6°N | B.40天 7°N |
C.30天 7°N | D.40天 6°N |
A.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 | B.雨天多,空气湿度大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 | D.全球气候变暖,升温异常 |
下图为某地区某年某时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中MN线上线速度相等,虚线为一锋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可知
【小题2】图中甲地的风向为

【小题1】读图可知
A.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 B.该区域西部地区海拔高于东部地区 |
C.图示锋面为暖锋 | D.图示山脉山麓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某日测量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中时间为东十区区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小题2】该地该日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小题3】此日所在季节( )

【小题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恒河平原 | B.湄公河三角洲 | C.东南丘陵 | D.四川盆地 |
A.阳光明媚 | B.阴雨连绵 | C.晴转多云 | D.多云转晴 |
A.悉尼高温多雨 | B.我国昼长夜短 | C.北京日出东北 | D.好望角风急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