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是__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在__________地区分布最为典型 。
(2)乙地是__________气候,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3)丙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是____;此种气候有利于__的生长,但不利于_____的生长,故英国等国的__________业发达。

(1)甲地是__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在__________地区分布最为典型 。
(2)乙地是__________气候,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3)丙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是____;此种气候有利于__的生长,但不利于_____的生长,故英国等国的__________业发达。
图甲为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乙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甲中A、B、C、D四地所对应的图乙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数字代码。A:______;B:_____;C:____;D:_________。
(2)图甲中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中,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面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面形成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是____(填字母)。
(3)E地为_________大板块交界处。
(4)B处陆地自然带名称为_________。
(5)甲乙两个箭头表示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是_________。
(6)甲乙两个箭头影响因素为热量的是_________。

(1)填出图甲中A、B、C、D四地所对应的图乙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数字代码。A:______;B:_____;C:____;D:_________。
(2)图甲中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中,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面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面形成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是____(填字母)。
(3)E地为_________大板块交界处。
(4)B处陆地自然带名称为_________。
(5)甲乙两个箭头表示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是_________。
(6)甲乙两个箭头影响因素为热量的是_________。
读图,判断四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和自然带名称,其排列顺序与图序一致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
D.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Ⅰ、图Ⅱ为“世界甲、乙两个区域示意图”。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河口地区出现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现象。

材料二 表Ⅲ、表Ⅳ为乙区域A、B两地气候资料,表Ⅴ为甲区域C地气候资料。
表Ⅲ A地气候资料(气温单位为℃ 降水量单位为mm)
表Ⅳ B地气候资料
表Ⅴ C地气候资料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
(2)依据表格可知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差异明显。请分别说明A、B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3)据材料,分别说明甲区域中的①河和乙区域中的②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有哪些?
材料一 图Ⅰ、图Ⅱ为“世界甲、乙两个区域示意图”。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河口地区出现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现象。


材料二 表Ⅲ、表Ⅳ为乙区域A、B两地气候资料,表Ⅴ为甲区域C地气候资料。
表Ⅲ A地气候资料(气温单位为℃ 降水量单位为mm)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3 | 14.7 | 19.3 | 24.8 | 31.2 | 35.3 | 36.8 | 36.1 | 32.8 | 26.9 | 19.5 | 13.8 |
降雨量 | 34.8 | 23.1 | 18.4 | 14.8 | 4.0 | 0.0 | 0.0 | 0.0 | 0.1 | 3.1 | 20.4 | 30.4 |
表Ⅳ B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6.7 | 6.8 | 9.2 | 14.5 | 19.9 | 24.0 | 26.2 | 25.6 | 22.5 | 17.7 | 13.5 | 9.3 |
降雨量 | 147.9 | 119.2 | 111.3 | 61.6 | 53.3 | 38.7 | 40.2 | 73.8 | 142.6 | 230.2 | 170.7 | 166.0 |
表Ⅴ C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3.8 | -13.6 | -4.5 | 7.8 | 16.1 | 21.9 | 24.3 | 21.7 | 15.3 | 6.2 | -2.4 | -9.9 |
降雨量 | 10.7 | 9.2 | 10.5 | 10.8 | 18.0 | 14.1 | 18.0 | 12.7 | 9.8 | 12.5 | 13.5 | 13.8 |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
(2)依据表格可知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差异明显。请分别说明A、B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3)据材料,分别说明甲区域中的①河和乙区域中的②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有哪些?
下图为“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小题2】该气候区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10°S~20°S | B.20°S~30°S | C.30°S~40°S | D.40°S~60°S |
A.橄榄 | B.甜菜 | C.苹果 | D.咖啡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陕西省沿109°E地形剖面图。

资料二: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资料三:下图 为“陕西省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1)读图,指出陕西省秦岭以北地形区的名称。任选其中一个地形区,说出其成因。
(2)描述陕西省1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
(3)列举秦岭的自然地理意义(三项即可)。
资料一:陕西省沿109°E地形剖面图。

资料二: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资料三:下图 为“陕西省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1)读图,指出陕西省秦岭以北地形区的名称。任选其中一个地形区,说出其成因。
(2)描述陕西省1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
| 特点 | 成因 |
1 | | |
2 | | |
3 | | |
(3)列举秦岭的自然地理意义(三项即可)。
关于下图所示气候类型及其相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同为亚热带气候,且降水季节变化相同 |
B.②③的形成原因相同,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
C.③④分布在不同半球,均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
D.①④的形成均与西风带有关,各大洲都有分布 |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是( )
【小题2】造成以下各组气候类型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图示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
A.大陆西岸两种气候类型一一洋流性质不同 |
B.两种亚热带气候类型一一大气环流形式不同 |
C.三种温带气候类型一一季风环流形式不同 |
D.两种季风气候类型一一海陆位置不同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区域略图,表格数据为图示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
【小题2】关于图示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
A.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C.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 | D.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
A.3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B.6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
C.9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D.12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