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题1】该地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
A.冬季寒冷少雨 | B.夏季炎热干燥 | C.全年高温多雨 | D.全年温和多雨 |
A.热带雨林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城市 | ① | ② | ③ | ④ | |
平均气温(℃) | 1月 | 26.5 | 3.7 | 23.4 | 5.2 |
7月 | 22.8 | 25.1 | 13.1 | 14.4 | |
平均降水量(mm) | 1月 | 225 | 48 | 7 | 101 |
7月 | 9 | 146 | 183 | 76 |
【小题1】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B.温带落叶阔叶林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温带草原 |
A.广州 | B.珀斯(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
C.里约热内卢(巴西东部沿海) | D.洛杉矶(美国西部沿海) |
下图为美国西部内华达山脉37°N西坡1—12月降水垂直递增率分布图。降水垂直递增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水的增加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各月中,海拔300米处降水垂直递增率最小的是( )
A.2月 | B.4月 | C.10月 | D.12月 |
A.位于背风坡,各海拔降水均少 |
B.受高压控制,各海拔降水均少 |
C.受低压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 |
D.受海风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 |
A.900米 | B.1400米处 |
C.1800米处 | D.2300米处 |


注:潜在蒸散表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最大蒸发蒸腾量。当一个地区某时期P<0.5PET(P为降水量,PET为潜在蒸散量)时为其气象干旱,P>0.5PET时为湿润期(其中P>0.5PET为潮湿期)。
【小题1】图2中①代表的区域A.4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干旱期 | B.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湿润期 |
C.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潮湿期 | D.11月初至次年4月底为湿润期 |
A.①—甲 | B.②—丙 |
C.③—乙 | D.①—丙 |
A.海陆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地面状况 | D.洋流分布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 B.40°N附近大陆西岸 |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 D.40°N附近大陆东岸 |

(1)图中①②③④⑤点,当图示河流入海水量达到一年当中最大时,白昼最短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2)图中河流上游流向为 ,图示剖面的地质构造为 ,该地地貌形成原因是 。甲乙丙丁戊形成年代最久的是 ,图中所示内力作用主要表现有 。
(3)此时②④两地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该日②④两地日温差较大的是 。
(4)简述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 欧洲西部 B. 非洲南部 C. 中国西北 D. 马来群岛
【小题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
A. 位于赤道无风带 B. 雨、烟受重力作用
C. 地转偏向力为零 D. 受人为因素干扰
材料一: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
材料一:厄瓜多尔是南美最小国家之一,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景观最丰富多样的国家,但泥石流等灾害多发。
材料二:厄瓜多尔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对外贸易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经济发展对外依存程度较高。当前厄瓜多尔与中国企业合作完成许多项目,在厄瓜多尔开展经营活动的中资企业已近百家。
材料三:厄瓜多尔概况及两城市气候统计图

(1)比较甲乙两河径流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
(2)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厄瓜多尔被称为景观“最丰富多样的国家”的原因。
(3)厄瓜多尔拟与中国合作开发自然资源,推测可开发哪些资源?并说明理由。
(4)简述厄瓜多尔泥石流频发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