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在该岛800多种植物中,有超过1/3的物种是其所特有的。大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极少。
据图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小题1】据此推断,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干燥 | B.温和干燥 | C.高温多雨 | D.温暖湿润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平原面积广大 | B.长期与大陆隔绝 | C.火山活动频繁 | D.人类活动影响小 |
乌兰布和沙漠地处宁夏平原西北部,南至贺兰山北麓,东临黄河,地势由南偏西倾斜,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断陷盆地,为细沙及黏土状湖积物所覆盖,其上为冲积、淤积和风积物,多为3—10米高低不等的流动、半固定沙丘地貌,北部多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南部多流动沙丘。下图示意乌兰布和沙漠的地理位置。

(1)根据图示位置,推测乌兰布和沙漠地地区的气候特点。
(2)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区的瓜农常在西瓜田里覆盖一层砾石,说明其用意。
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污染的重要指标,COD越高,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如图为地中海气候区三测站年平均COD图,河流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该河段上下游附近无其它城市,乙为排污口监测站,甲、丙为该河段监测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河段河流的流向及判断理由说法正确的是
A.乙流向甲 河流自净导致浓度下降 | B.丙流向甲 河流自净导致浓度下降 |
C.甲流向丙 城市排污导致浓度增加 | D.丙流向甲 城市排水导致浓 |
A.夏季高 蒸发大 | B.夏季低 流量大 |
C.冬季高 蒸发小 | D.冬季低 流量大 |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总数 |
X | 降水量 | 12 | 14 | 13 | 6 | 9 | 2 | 8 | 16 | 20 | 12 | 11 | 10 | 133 |
实际蒸发量 | 12 | 14 | 13 | 6 | 9 | 2 | 8 | 16 | 20 | 12 | 11 | 10 | 133 | |
可能蒸发量 | 13 | 25 | 48 | 86 | 137 | 190 | 212 | 194 | 152 | 84 | 46 | 20 | 1207 | |
Y | 降水量 | 5 | 5 | 5 | 3 | 10 | 20 | 28 | 29 | 18 | 8 | 8 | 8 | 147 |
实际蒸发量 | 0 | 0 | 0 | 2 | 8 | 22 | 20 | 6 | 1 | 0 | 0 | 0 | 59 | |
可能蒸发量 | 0 | 0 | 0 | 2 | 8 | 22 | 20 | 6 | 1 | 0 | 0 | 0 | 59 |
【小题1】Y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 | B.温带沙漠气候 |
C.极地气候 | D.季风气候 |
A.南部非洲地区 | B.澳大利亚 |
C.中亚地区 | D.东南亚地区 |
材料一: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材料二:读下图,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
斐济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由300多个岛屿组成,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维提岛是斐济面积最大的岛屿,该岛的降水地区差异明显。2018年12月21日,我国援助斐济水文测量船斐济首都和最大港口苏瓦举行交接仪式,这艘测量船配备了高科技设备,将为包括斐济在内的太平洋岛国开展海洋和陆地水文测量调查提供帮助。下图示意维提岛地形分布。

(1)分析维提岛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
(2)苏瓦素有“南太平洋上的纽约”之称,分析其原因。
(3)推测水文测量船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4)说明对太平洋岛国进行海洋和陆地水文测量调查的目的。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制糖工业发达。2014年发生了8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该市水库水量只有库容量的3%~5%。气象学家认为,一种叫作“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下图为大气运动正常路径与阻塞路径示意图和圣保罗气候资料图(气象站位置:23.5°S,46.6°W,海拔792米)。


(1)简述圣保罗降水主要水汽的。
(2)判断圣保罗雨季主要降水类型并给出理由。
(3)与同纬度广州相比,分析说明圣保罗气温的差异。
(4)指出干旱年份控制圣保罗的天气系统,并分析干旱对圣保罗的影响。

【小题1】此时江苏省正值(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 |
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D.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