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题1】图中②气候类型为 ( )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A.①气候类型夏季为高温少雨 | B.①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北半球 |
C.②气候类型为冬雨型 | D.③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 |
材料一2017“中澳旅游年”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澳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某旅行社开发了一款澳大利亚“回归原生态,融入大自 然”―澳大利亚自驾游的线路。我市某中学生利用署假和父毋随旅行社的自驾游线路旅行,沿途经过如图中甲、乙、丙三地。
材料二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下图)

(1)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简述该学生经过乙地时看到的植被特点,并分析原因。
(3)从自然环境角度考虑,该学生在途经甲、丙两地时,需要分别注意哪些问题?

(1)推测该时段A城市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原因。
(2)当他乘坐的船只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会发现风浪很大,这是这个季节该海域常见的现象,试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并说明其对航行的影响。
(3)当他途经B地时,会发现附近的河道中运输繁忙。试分析该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A.终年高温多雨 |
B.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 |
C.大陆性强,降水变率大 |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
材料一 “仙女圈”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长得茂盛。左图为“仙女圈”景观图,右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潮湿,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认为,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
(1)“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简析其原因。(2)试分析纳米布沙漠白蚁巢穴深的原因。
(3)推测纳米布沙漠白蚁外出觅食的时间规律,并简述理由。
(4)尤尔根斯认为“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有关,请结合材料说明该观点。

【小题1】字母ABCD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C.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
A.该气候是受盛行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
B.该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适合柑橘种植 |
C.该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分布 |
D.该气候区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题1】图示城市中全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的黎波里 | B.罗马 | C.巴塞罗那 | D.雅典 |
A.冬雨率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
B.北部冬雨率较低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
C.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年降水量很少 |
D.东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大西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
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在种植园里种植一些起着防护作用的耐风树木。1 月平均气温为 3.4℃,7 月为 10.3℃,年均降水量 1168mm。沿海盛产鱼类,捕鱼和鱼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4,鱼产品占出口总额的 96%以上。

(1)解释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于 0℃的主要原因。
(2)分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
(3)指出鱼产品加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