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二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图一中A河下游流域栽培有一种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浮稻”反映了该河什么水文特点?试叙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
(3)A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描述图二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图一中A河下游流域栽培有一种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浮稻”反映了该河什么水文特点?试叙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
(3)A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下图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________;气候冬雨夏干的地区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
(3)D处常年受________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的代表字母对应起来: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________;气候冬雨夏干的地区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
(3)D处常年受________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的代表字母对应起来: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图中②④两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

(2)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填字母)。
(3)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1)比较图中②④两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

(2)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5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及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A.西风带控制 |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C.信风带控制 |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一些探究。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探究中,假设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上,没有回归移动,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将无法再找到,据此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小题2】研究表明,若在北半球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其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1】在探究中,假设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上,没有回归移动,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将无法再找到,据此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B.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 |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
A.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 |
B.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 |
C.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 |
D.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 |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①②两地气候类型。

(2)影响①地和④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③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__(填字母)。
(4)②地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分析其形成原因。

(1)比较①②两地气候类型。

(2)影响①地和④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③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表示________半球________季。
(2)甲图中四种气候类型在乙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4)C、D同在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


(1)乙图表示________半球________季。
(2)甲图中四种气候类型在乙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4)C、D同在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
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形成和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字母)地区冷热不均。
(2)A和C气压带空气均以________为主,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量________。
(3)终年受B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

(1)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字母)地区冷热不均。
(2)A和C气压带空气均以________为主,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量________。
(3)终年受B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
下面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气压带位于左图中甲所示位置时,简述A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说出与A海沿岸地区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成因。

(1)当气压带位于左图中甲所示位置时,简述A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说出与A海沿岸地区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