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雨热同期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全年少雨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由中国承建,采用中国技术标准的肯尼亚蒙内铁路建成正式通车,该项目进一步体现了中国与东非各国之间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
材料二: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型食草动物组成迁徙大军,从坦桑尼亚向肯尼亚进发,被称作自然界最伟大的迁徙旅程。
材料三:蒙内铁路图

(1)从地理角度分析蒙内铁路对东非国家的有利影响。
(2)每年7、8月,在南京留学的内罗毕留学生都爱回家乡避暑,请说明理由。
(3)乘坐火车在蒙内铁路沿线巨大的动物迁徙涵洞附近,会看到大量动物由南向北迁徙,结合材料分析,动物向北迁徙的最佳时节。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07年7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图6地区部分国家大使论坛,其目的是促进中国和该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助中国企业开拓该地区市场,以经贸活动为切入点,促进中国与该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结合下完成下题。

有关P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年温和湿润,温岸暖流的影响B.降水少、温差大,受地形的影响
C.全年高温少雨,沿岸寒流的影响D.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季风环流的影响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气候特点是(  )
A.终年温和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小题2】乙地气候类型为(  )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3】一般来说,丙地(  )
A.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明显B.以乳畜业为主
C.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气候类型分布最典型的地区是欧洲东部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绘图并回答问题.

(1)在“太平洋分布海域图”上,用箭头绘出流经旧金山附近洋流的流向,并绘出旧金山冬季的主导风向.
(2)据图分析,旧金山冬季的气候特点,及成因______.
(3)就洋流的影响分析旧金山降水量少于同纬度的新湾的原因 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地理位置及气温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位于世界的(   )
A.赤道附近地区B.温带大陆西岸
C.亚热带西部地区D.温带大陆东岸
【小题2】该地气候特征的成因之一是(  )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寒流影响明显
C.盛行东北信风D.位于山地背风坡
【小题3】下列城市中与该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A.欧洲西部地区B.南亚地区
C.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D.撒哈拉沙漠地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雨季时,影响两地降水的分别是
A.西南季风、西南季风B.西南季风、赤道低压
C.赤道低压、赤道低压D.赤道低压、西南季风
【小题2】甲、乙两地均位于大陆东岸且纬度相近,则乙地年均温小于甲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云层B.地形、地势C.洋流D.人类活动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是世界最大的牧草种子产区,该国70%的农业用地实行“粮草轮作”制度。
材料二:图I为欧洲西部等高线地形图,图II、图III分别是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1)甲乙两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两城市气候的不同点是 ,这种气候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有利于丹麦发展牧草种子生产的自然条件有    
(3)与北侧相比,R运河南侧地形地势特征是    
(4)图示区域北部水运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B.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地形封闭,外来水汽难以到达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填空:

(1)写出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 海,  ②: 海,③:    海峡, C: 海。
(2)从A经过B到D降水量的变化是 。其主要原因是   
A国与D国相比,气候差异是:A国以 性为主、D国以 性为主。
(3)日本的工业高度发达,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海沿岸。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