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有很大关系。
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2,说明正常年份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大致规律。
(2)归纳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
(3)“2013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分析其地理原因。
地点 | 经纬度 | 年平 均气 温(℃) | 1月 平均气 温(℃) | 7月平 均气温 (℃) | 年平均 降水量 (mm) | 年日照 时数 (小时) | 无霜 期(天) |
M | 34︒22'N,107︒09'E | 12 | -2.1 | 25.4 | 626.8 | 2139 | 214 |
N | 33︒07'N,107︒02'E | 14 | 6.8 | 29.7 | 986.8 | 1417 | 235 |
【小题1】M、N两地的气候类型( )
A.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C.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D.均为温带季风气候 |
A.纬度低 | B.海拔高 | C.降水多 | D.气温高 |
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图是1975~2009年南澳岛气象观测站(测站位置:117.02°E、23.26°N,海拔7.2m)的大雾日数等气候资料。
结合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呈反比 |
B.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大 |
C.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常形成大雾天气 |
D.气温20℃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 |
①正变温时,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
②负变温时,风力较大,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③2、3月份气温适宜,有利于大雾的形成
④南澳岛上的气温较海洋气温高,且温差较大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小题1】甲地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
B.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
D.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
A.位于大陆东岸 | B.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
C.农产品商品率高 | D.冬夏风向有明显转换 |
我国按多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期超过90天作为集中供暖的基本依据,影响供暖实施的因素还有经济水平、资源状况、成本等。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集中供暖的大致界线。近年来,有人提出将部分南方地区纳入供暖范围的建议,贵州六盘水市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率先实现了我国南方城市的集中供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目前我国集中供暖的实际分界线
A.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南 |
B.与秦岭一淮河线完全重合 |
C.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 |
D.与秦岭一淮河线交错分布 |
A.太阳高度小,获太阳辐射少 |
B.晴天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弱 |
C.冬季风影响显著,气温较低 |
D.地形平坦,冷空气容易堆积 |
A.煤炭储量大,能源较丰富 |
B.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
C.技术水平高,供暖成本低 |
D.经济发达,资金有保障 |
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最强的是()
A.祁连山地 | B.天山山地 | C.准噶尔盆地 | D.塔里木盆地 |
A.气温高 | B.降水少 | C.风速大 | D.光照强 |
A.海陆间循环 | B.陆地内循环 | C.海上内循环 | D.区域间循环 |
云南省文山市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西靠青藏高原,北抵云贵高原,位于东经103°43'-104°27',北纬23°06'-23°44',北回归线穿越全境,年平均气温12-23.10℃,平均海拔1250m。盛产普洱茶、西畴阳荷、邱北辣椒、文山他披梨、广南八宝米等。三七,喜温暖阴湿环境,怕严寒酷暑,畏多水,需疏松的红壤或棕红壤,微酸性,年平均气温16.0-19.3℃为宜,明代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文山又被称为“三七之乡”。下表为文山市四季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文山市物产丰富,能发展多种经营,主要得益于()
A.肥沃的土壤 | B.丰富的水源 | C.地势落差大 | D.热带季风气候 |
A.新加坡 | B.上海 | C.开普敦 | D.巴黎 |
A.200~1200m | B.1200~4800m | C.1800~2500m | D.2500m以上 |
图甲为某国局部区域地形图。该国基岩海岸上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纳米布沙漠形成于约8000万年前的地质时期,被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的景观(图乙)。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该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景观的自然原因。
(3)说出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倒沙入海”景观的形成条件。

(1)图中喜马拉雅山是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相互 ________ 而成。
(2)图中印度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__。印度河平原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3)每年夏季,在印度一带会形成________(气压中心),把__________(气压带)切断。
(4)印度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右图所示的风向为_______季风,其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尼日尔河(下图)是西非主要河流,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从a点到b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全长4200千米,是仅次于尼罗河和刚果河的非洲第三长河。

(1)分析从a点到b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2)据图分析影响几内亚湾地区气候形成的因素。
(3)说明图中夏季盛行风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