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季风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两图中为1月份的是___  ____图,判定理由是
(2)南亚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填风向);其成因____________,
(3)东亚季风:该地冬季盛行_______季风(填风向),受_____________(气压中心)控制;夏季盛行_______季风(填风向),此时北太平洋上气压中心为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 ;C气流来自 气压带(名称)。
(3)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那里一般是   ____气压带(高、低),天气特点是    。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那里一般是    气压带(高、低),天气特点是
(4)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 ;一年中,受C气流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表是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①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中心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M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 M季风由高纬度海洋吹向低纬度陆地
【小题2】该时期
A.罗马炎热干燥B.孟买雨水稀少C.上海阴雨连绵D.北京高温多雨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重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以下图示中与重庆气候类型相同的是___

(2)(填图中代号)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全年高温少雨的气候类型是___。
(3)亚洲东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从北向南,甲乙戊三种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甲气候类型一月均温___(大于或小于)0℃,并在答卷的方框中画出其冬夏盛行的风向。
(4)在图中恰当位置用箭头画出日本暖流,该暖流对日本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并与千岛寒流共同形成了______渔场。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面“气压带与风带位置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B、C三图中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A    B. B    C. C    D. 无法判断
【小题2】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风带的风向为东北
B.乙气压带为低压带
C.丙为东北信风带
D.丁是东亚的东南季风
【小题3】由甲风带和乙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只分布在纬度30-40度间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表示苏州白昼时间最长时期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受丙图中风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少雨D.温和湿润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左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    ,判断依据   。该季节右图中④地区降水  (“多”或“少”)。
(2)B风带的名称是 。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②地区形成   
(3)右图中洋流H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图中渔场的主要成因是   
(4)分析M地降水十分丰沛的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是中国海岸沙丘分布的典型地区,尤以集中分布与其南端翡翠岛的海岸沙丘最具代表性。该地风况复杂,在东亚季风与海陆风作用下向岸风与离岸风交替出现。下图为翡翠岛地理位置及海岸沙丘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推断海岸沙丘沙源主要来自于(   )
A.通过风力输送的内陆地区沙尘B.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
C.海浪携带泥沙在沿海地区沉积D.沿海地区岩石风化形成的碎屑物
【小题2】该地最大风频风向是(   )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小题3】冬春季节,图示沙丘脊线移动趋势是(   )
A.向陆移动B.向海移动C.稳定不动D.往返移动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