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图中①~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受①影响,常年云量小 |
B.②风带影响的各地均少雨 |
C.③气压带气流干冷下沉 |
D.④风带盛行西北风 |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地区海陆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①~⑥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图中各地气候的形成与信风带有密切关系的是

【小题1】造成①~⑥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下垫面 | C.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⑥ |
下图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月、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
【小题2】丁地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1】据图可知()
A.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 B.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
C.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 D.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小题2】利用该地的特色产品,可发展的油料加工业是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A.该地盛产水稻 |
B.该地1、2月份太阳能热水器效果好 |
C.该地不可能是亚洲 |
D.该地冬季水循环最活跃 |
A.菜籽油 | B.橄榄油 |
C.大豆油 | D.花生油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左图是中亚地区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右图是中亚降水及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

(1)说明中亚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左图是中亚地区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右图是中亚降水及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

(1)说明中亚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14年4月1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大量的熔岩顺山坡流下,景象蔚为壮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其火山熔岩于Z.X.X.K]
【小题2】导致埃特纳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小题1】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其火山熔岩于
A.岩石圈 | B.地壳 | C.软流层 | D.下地幔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
下图为北半球夏季“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小题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B带风向的是()

【小题3】常年受D风带形成的气候特征是()

【小题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 | B. | C. | D. |
A.冬冷夏热,寒冷干燥 | B.全年高温少雨 | C.冬季暖湿,夏季干热 | D.全年温和湿润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科特迪瓦北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迁徙。科特迪瓦境内河流众多,但布瓦凯市将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有近100万人缺水。
(1)描述布瓦凯市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科特迪瓦境内河流众多,但布瓦凯市有近100万人缺水。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

科特迪瓦北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迁徙。科特迪瓦境内河流众多,但布瓦凯市将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有近100万人缺水。
(1)描述布瓦凯市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科特迪瓦境内河流众多,但布瓦凯市有近100万人缺水。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
左图是世界某区域简图,右图是左图中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左图地区地形特征。
(2)归纳甲城市的降水特征并说明原因。
2016年1月21日,一股从西伯利亚来强寒潮已经南下开始进入中国,并将会带来大风、降温、大雪和冻雨天气。此次寒潮影响范围波及全国,它的危害程度或将远超以往。
(3)分析这次寒潮带来的主要灾害有哪些?

(1)描述左图地区地形特征。
(2)归纳甲城市的降水特征并说明原因。
2016年1月21日,一股从西伯利亚来强寒潮已经南下开始进入中国,并将会带来大风、降温、大雪和冻雨天气。此次寒潮影响范围波及全国,它的危害程度或将远超以往。
(3)分析这次寒潮带来的主要灾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