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是我国部分区域图,图2为桂林周边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 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或冷空气势力减弱并受到地形的阻挡,使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呈静止状态时,会形成准静止锋。图3为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

(1)从地形的角度简析丽江古城形成的有利条件。
(2)简要分析冬季昆明准静止锋对昆明和贵阳天气的主要影响。
(3)说出广西桂林地区典型的地貌特征,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4)云贵高原石漠化严重,简析该地区石漠化的主要危害。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66号公路建于1926年-1938年,此期间恰逢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曾长期为美国运送物资、跨州度假的主干道。公路沿线风景如画,有秀美的五大湖、广袤的玉米带和棉花带、壮观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加州的阳光沙滩等等。

(1)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其两侧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_______ 岩。
(2)美国棉花带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形成其土层深厚特征的稳定因素是  _______ 和成土母质。秋冬季节行驶在  _______ (①、②、③、④填其一)路段可观测到农场忙于采摘棉花。图中反映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是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_______。
(3)五大湖沿岸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_______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 和_______。
(4)洛杉矶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夏季是在洛杉矶体验加州阳光沙滩的最佳季节,原因是受_______(气压带、风带)控制,多晴天。
(5)指出66号公路选线的主导区位因素,并简述1926年-1938牛66号公路修建对沿线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密歇根湖东南岸多有沙丘,沙丘的沙子是黄白色且柔软的。因人走在上面会让沙子发出嘎吱声,所以又被称为“歌唱的沙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密歇根湖东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
A.湖区气候温暖,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显著
B.湖区东部暖气团北上,与南下的冷气团相遇
C.冬季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
D.极地冷气团越过湖面增温增湿明显
【小题2】关于密歇根湖畔东南岸多沙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盛行东风搬运沉积而形成的B.沙丘西坡陡东坡缓
C.沙丘的沙源来自湖区和西部内陆地区D.沙丘因流水沉积而成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挪威和瑞典是北欧国家,斯湛的纳维亚山脉位于两国之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挪威降水量丰富的原因。
(2)在第四纪冰期,北欧为冰川覆盖,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地貌就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描述挪威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地质小组对图示区城进行地质地貌考察时,发现甲、乙两河中只有一条河的下游河床分布有大面积的河漫滩。当他们分别沿着两河溯游而上时,看到甲河两岸树叶在西风的吹拂下纷纷飘落,而乙河两岸树木却苍翠欲滴,景色迷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河流域的盛行风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小题2】推测他们考察的时间为( )
A.1月B.4月C.7月D.10月
【小题3】面积较大的河漫滩主要分布在(  )
A.甲河南岸B.甲河北岸C.乙河南岸D.乙河北岸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当地政府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正常蓄水量水面高程390米,该地居民反对修建水库的呼声较大。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源。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3)分别指出冬季、春季、夏季该地区气候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4)依据图标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地区居民反对修建水库的理由。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印度洋的局部洋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虚线洋流名称和成因分别为
A.索马里暖流  海区纬度低B.索马里暖流  大江大河的流入
C.索马里寒流  盛行离岸风D.索马里寒流  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小题2】据洋流图判断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黑龙江银装素裹,白雪皑皑B.南非高原草木一片茂盛
C.我国开往波斯湾的油轮顺风顺水D.孟加拉湾低地洪水多发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题)
A.中山站盛行势力强劲的东北风
B.南极大陆终年严寒,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高
C.此次科考期间易观察到极光现象,是研究极光的最佳时机
D.经过④海域时遇到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3月11日日本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大规模海啸淹没了东北部地区,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地震也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号、三号和二号反应堆分别在当地时间12日15时36分、14日11时01分和15日晨6时10分发生氢气爆炸。放射性的物质随外排泄的水蒸气一起泄漏,大量冷却水被排入海洋,引发恐慌,灾民大规模外撤。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核辐射的泄漏造成灾区哪两个产业损失最大( )
A.农业B.工业
C.旅游业D.交通运输业
【小题2】放射性的物质随大气和洋流向外扩散,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在这期间,日本北部地区降雨天气有利于日本灾区放射性的物质扩散,周围地区受影响较小
B.我国东北地区比长江中下游地区更严重,是因为该季节盛行东南风,处于下风地带
C.受大量冷却水被排入影响,日本北海道渔场产量销量严重下降
D.日本太平洋沿岸受影响比日本海更严重,并向东偏北方向扩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北纬45度至70度之间的寒温带地区,针叶林带是大规模林火的常见发生地,而这里的植被对林火也有更强的适应性。
材料二 右图为甲乙两地的降水资料图。

(1)夏季,甲地受___控制,盛行下 气流,降水量少,乙地受___控制,降水量较多。
(2)欧亚大陆东岸由于受___和___影响,针叶林的纬度分布比西岸更___。
(3)乙地区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是___。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该地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是___。
丙是世界三大黑土集中分布区之一,简述该地黑土的形成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