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产生的一种凝华现象,冻结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形成冰雪美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右图所示可能发生霜冻的日期是( )
【小题2】图示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小题1】右图所示可能发生霜冻的日期是( )
A.20-21日 | B.21-22日 | C.22-23日 | D.24-25日 |
A.![]() | B.![]() | C.![]() | D.![]() |
中新社北京2016年11月9日电 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 层林尽染的季节。但由于同期中国北方陆续进入供暖季,每年此时,中国北方也随之进入“雾霾季”。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小题2】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反射 大气辐射 |
B.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
C.地面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
D.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
A.丁增强 | B.丙增强 | C.乙减弱 | D.甲增强 |
2014年12月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小题2】雾霾天气发生时,白天会导致
【小题3】如果全天都有雾霾,与晴天相比昼夜温差会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增强 | B.②增强 |
C.③增强 | D.④减弱 |
A.变大 | B.变小 | C.不变 | D.不好判断 |
读 “某地连续四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小题2】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易出现霜冻的是
【小题3】农民为了减轻霜冻对农业的影响,在田间释放烟幕,这是为了

【小题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13日 | B.14日 | C.15日 | D.16日 |
A.13日、14日 | B.13日、15日 | C.14日、16日 | D.15日、16日 |
A.增强太阳辐射 | B.增强地面辐射 |
C.增强短波辐射 | D.增强大气逆辐射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致为
①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 ②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上界
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升温 ④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
①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 ②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上界
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升温 ④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②→①→③→④ | D.①→②→④→③ |
研究表明,樱花花期反映武汉市冬季、早春季气温的变化。樱花始花期日序数是指每年樱花开始盛开的日期转换为日序数(从每年1月1日记为l,1月2日记为2,…)。下图示意1968一1998年武汉大学樱花始花期日序数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年份中,武汉市早春气温最高的一年是
【小题2】樱花始花期日序数的变化反映出1968—1998年期间武汉市冬春季

【小题1】下列年份中,武汉市早春气温最高的一年是
A.1969年 | B.1979年 | C.1985年 | D.1997年 |
A.太阳辐射呈增强的趋势 | B.大气逆辐射呈减弱的趋势 |
C.地面辐射呈减弱的趋势 | D.大气辐射呈增强的趋势 |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 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小题2】夏季,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农村地区,人们白天经常“晒水”(如图),以解决晚上洗澡的热水问题。“晒水”时,覆盖在桶口的薄膜的主要作用是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 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

A.增强a | B.增强b | C.增强c | D.减少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