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B.BC.CD.D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B.大气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小题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22.1℃,较常年同期偏高0.2℃。全国各地涌现出众多“火炉”城市。从7月下旬最低气温超过28℃的日数来看,武汉、上海、南京、南昌、杭州位列前五名,“百湖之城”武汉由于夜间气温高被评为“夜间火炉王”。高温天气,导致许多武汉市民纷纷选择外出避暑。下图示意我国夏季避暑适宜地分布。


(1)简述①和⑤类型地区成为避暑适宜地的理由。
(2)说明7月份武汉成为“夜间火炉王”的原因。
(3)分析甲地虽是避暑适宜地之一,但很少有武汉市民选择前往避暑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寒假期间,北京市某中学王老师带领学生去吉林看雾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旅游资源本质属性来看,吉林雾凇属于(  )
A.地质地貌景观B.气象气候景观
C.人文地理景观D.生物景观
【小题2】由于形成雾凇原因比较特殊,当地人们有这样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其中“晨挂”形成原因是(  )
A.日出前后,大气逆辐射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雾中水汽浓度
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户外欣赏
C.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D.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图中H处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小题2】M,N处天气系统分别为(   )
A.冷锋、暖锋B.暖锋、冷锋
C.气旋、反气旋D.反气旋、气旋.
【小题3】P处附近海域成为世界浮游生物较密集区的原因是(   )
A.海水较线,光照充足B.火山多发,营养物质丰富
C.有河流注入,带来养分D.上升流活跃,海水扰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
A.0一6时
B.6一12时
C.12一18时
D.18一24时
【小题2】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C.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D.临近河湖与林草地​
【小题3】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广西乐业县白洞天坑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达312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是天坑形成的早期形态,冒气洞口直径仅7~8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内的空气与外界连通,温度变化大,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因洞口时常冒出较浓“白烟”而得名。图为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冒气洞冒“白烟”最显著时段是
A.夏季正午后B.冬季日出时
C.夏季日出时D.冬季正午后
【小题2】形成天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抬升,岩石坍塌B.地壳陷落,流水溶蚀
C.地壳抬升,流水溶蚀D.地壳陷落,流水堆积
【小题3】如果地下河消失,冒气洞的变化可能是
A.洞内冬季气温升高B.“白烟”变淡或消失
C.不会再“冒气”D.不再扩大成为天坑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B.气温高,反射率低
C.处于臭氧层低值区D.大气逆辐射强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在冬季晴朗的白天,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如图所示)


(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2)分折暖棚内气温比室外高的原因。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图中循环气流的形成过程,并简单说明内室增温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