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30°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A.B.
C.D.
【小题2】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般说来,阴天比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原因是(   )
A.阴天云量多,大气对流旺盛,把大部分热量传给大气
B.阴天云量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C.阴天大气水汽含量多,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D.阴天云量多,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小题2】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快城郊热力环流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风沙天气频率D.减少汽车尾汽排放
【小题2】城市通风廊道应(   )
A.远离主要道路B.靠近下风地带
C.限制汽车通行D.降低建筑密度
【小题3】关于图示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上升,气压较低
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
D.该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正确流向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
(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3)分析乙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日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和气压差统计图,其中甲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分别为a、A,乙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分别为b、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气流流动方向是( )
A.a→A→b→B→aB.b→a→A→B→b
C.a→b→B→A→aD.b→B→a→A→b
【小题2】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a点在垂直方向上等压面和等温面关系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的规律是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气温特点是( )
A.日平均气温高B.气温年较差大C.气温日较差大D.年平均气温低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A.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B.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
C.地球自转偏向力D.盛行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