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地区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白帕),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等压线M的值为
A.1018.5B.1020C.1022.5D.1025
【小题2】与我国华北平原相比,图中P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是
A.热量丰富B.光照充足C.水源充足D.土壤肥沃
【小题3】此时,P地区的天气状况为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寒冷干燥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11月29日6时:随着较强冷空气的势力继续向南扩张,未来两天,黄淮、江淮、江南至西南地区东部也将步东北、华北地区的后尘,加入到大风、降温天气的行列。不过,冷空气带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夸天夜间到明天上午,盘踞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数日的大雾天气(提示:大陆地区的雾主要属于辐射雾,是在稳定的大气环境下水汽在近地面层冷凝而成的)将明显消散,因大雾而封闭的高速公路恢复通车,空气质量将逐步好转。因此,连续发布近一周的大雾蓝色预警今日解除。
材料二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图

(1)此次强冷空气南下造成的灾害性天气是什么?描述图示时间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8分)
(2)试分析我国东部及西南地区秋冬季节多雾的原因(提示:从天气、时间、气温变化、气流状况等方面分析)及雾的危害。(12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该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和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读图完成7-8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种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B.丙: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到饱和
C.乙: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量而达到饱和
D.丁:经升高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小题2】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A.甲B.乙C.丙D.丁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大气运动的能量源于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四图中,箭头显示为南半球风向偏转正确的一项是 ( )
A.B.
C.D.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秋冬季节,我国某些农村地区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的原理是烟雾 ( )
A.比周围空气温度高,阻挡冷空气B.能反射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
C.能增强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D.能阻止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M、N两地冷热不均引起的高空等压面状况,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各点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的气压高于c处B.a处的气压高于b处
C.d处的气温高于c处D.M处的气温比N处高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空气流由d处流向c处B.M处盛行上升气流
C.高空c处气流下沉D.N处气流上升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为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大气水平运动俯视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风向冬季和夏季相反B.地面风向白天和晚上相反
C.其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D.城区的气流上升
【小题2】比较下面四个时间段的地面风力,最强的是
A.日出前后B.正午前后C.日落前后D.子夜前后
【小题3】为减轻图示现象,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加强城区绿化B.增大城区建筑物密度
C.减少废气的排放D.增大城区水体面积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D.海拔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B.乙地狂风暴雪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D.丁地雨过天晴
【小题2】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
A.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B.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