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根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图中河流A因高原大幅度抬升,强烈下切,形成了一系列深邃的峡谷,是世界陆地上著名的河流峡谷,A河素有“美洲尼罗河”之称。
材料三:甲、乙、丙三城市气候资料图

(1)简述图中河流峡谷的形成过程: , 。(4分)
(2)比较甲、丙两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简析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地的原因。(4分)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图中河流A因高原大幅度抬升,强烈下切,形成了一系列深邃的峡谷,是世界陆地上著名的河流峡谷,A河素有“美洲尼罗河”之称。
材料三:甲、乙、丙三城市气候资料图

(1)简述图中河流峡谷的形成过程: , 。(4分)
(2)比较甲、丙两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简析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地的原因。(4分)
“沃克环流” 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读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示意图,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洋面气压高于乙处 |
B.图示赤道太平洋水温分布东高西低 |
C.甲处盛行风的成因与副极地低压和副热带高压有关 |
D.乙处暴雨频繁、台风活跃和云层厚密与气流下沉有关 |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峡谷地带容易出现大风。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危害,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
(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______ ,试分析原因 ______ 。
(3)图乙表示的是 ______ (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______ 。
(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 ______ ,试分析原因 ______ 。

(1)峡谷地带容易出现大风。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危害,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
(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______ ,试分析原因 ______ 。
(3)图乙表示的是 ______ (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______ 。
(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 ______ ,试分析原因 ______ 。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小题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小题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
C.氯氟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后一段时间内③减少 |
B.臭氧层破坏可能会导致②减少 |
C.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因为①增加 |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年,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气候资料表
(1)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4分)
(2)与同纬度大陆东部地区相比,丹麦2月份气温有何特点?分析其成因。试分析丹麦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的原因。(8分)
材料一:2000年,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气候资料表
2月均温 |
2℃ |
8月均温 |
17℃ |
年降水量 |
613mm |
(1)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4分)
(2)与同纬度大陆东部地区相比,丹麦2月份气温有何特点?分析其成因。试分析丹麦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的原因。(8分)
(22分)阅读某地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该地气候资料表。
材料二该地产业结构图。

(1)该地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大致位于____________(国家)。并说明判断依据。(10分)
(2)该地和其所在半球该气候类型另一分布区分布面积差异较大,为什么?(6分)
(3)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一该地气候资料表。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平均最高气温/℃ | 29.2 | 29.0 | 28.1 | 26.3 | 23.6 | 21.2 |
平均最低气温/℃ | 21.0 | 20.9 | 19.6 | 17.1 | 13.9 | 11.0 |
降雨量/mm | 169.0 | 147.8 | 139.9 | 104.1 | 97.4 | 73.8 |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高气温/℃ | 20.6 | 21.7 | 23.9 | 25.6 | 27.3 | 28.7 |
平均最低气温/℃ | 9.4 | 10.2 | 12.7 | 15.7 | 18.1 | 19.9 |
降雨量/mm | 68.0 | 46.2 | 33.1 | 104.6 | 109.6 | 131.7 |
材料二该地产业结构图。

(1)该地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大致位于____________(国家)。并说明判断依据。(10分)
(2)该地和其所在半球该气候类型另一分布区分布面积差异较大,为什么?(6分)
(3)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6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知名导演张艺谋语)。湿润的气候、丰沛的自然资源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名。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材料二 1990年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74.4平方千米,2005年达到285平方千米,在全国660个城市中位居第八。1990年,成都市中心城区非农人口仅为161万人, 2008年,成都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已达到44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超大城市。下图为四川盆地简图。

材料三黑苦荞多生长在高寒地区,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预防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中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五谷之王”。西昌大凉山区的甘洛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海拔4288米。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16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80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该县出产的黑苦荞,色泽乌黑,颗粒大,品质优,为“中国黑苦荞之乡”。早在300年前就有野生黑苦荞驯化栽培的文献记载。现甘洛县黑苦荞种植面积有32000亩,总产量达到4800吨,位列全国首位,黑苦荞产品远销国内十多个省市及欧美市场。
(1)试分析材料一中的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你认为成都宜居吗?说明理由。
(3)试分析甘洛县发展高品质黑苦荞产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知名导演张艺谋语)。湿润的气候、丰沛的自然资源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名。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材料二 1990年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74.4平方千米,2005年达到285平方千米,在全国660个城市中位居第八。1990年,成都市中心城区非农人口仅为161万人, 2008年,成都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已达到44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超大城市。下图为四川盆地简图。

材料三黑苦荞多生长在高寒地区,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预防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中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五谷之王”。西昌大凉山区的甘洛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海拔4288米。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16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80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该县出产的黑苦荞,色泽乌黑,颗粒大,品质优,为“中国黑苦荞之乡”。早在300年前就有野生黑苦荞驯化栽培的文献记载。现甘洛县黑苦荞种植面积有32000亩,总产量达到4800吨,位列全国首位,黑苦荞产品远销国内十多个省市及欧美市场。
(1)试分析材料一中的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你认为成都宜居吗?说明理由。
(3)试分析甘洛县发展高品质黑苦荞产业的有利条件。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半岛和乙岛屿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材料三 甲半岛分布着奇特的火山地貌和多式多样的泉,沿半岛的山脉链分布着100多座火山。半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气候有很大关系,半岛内有海运、航空、公路,承担着半岛全部的客运、货运,至今半岛内还没有铁路。
(1)简析7月份乙岛东部沿海多大雾天气的原因。(4分)
(2)比较分析甲、乙两地的地形差异及原因。(8分)
材料一 甲半岛和乙岛屿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材料三 甲半岛分布着奇特的火山地貌和多式多样的泉,沿半岛的山脉链分布着100多座火山。半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气候有很大关系,半岛内有海运、航空、公路,承担着半岛全部的客运、货运,至今半岛内还没有铁路。
(1)简析7月份乙岛东部沿海多大雾天气的原因。(4分)
(2)比较分析甲、乙两地的地形差异及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