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①、②、③、④代表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相互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图示区域位于

【小题1】图中
A.①代表地面摩擦力 | B.②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 |
C.③代表地转偏向力 | D.④代表风向 |
A.北半球 | B.南半球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
下图为100°E附近某海平面气压状况图(注:图中气压差为实际气压与1 020 hPa之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M地气压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小题2】下列四地风速最小的是(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M地气压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C.海拔 |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
A.10°N~15°N | B.20°N~25°N |
C.45°N~50°N | D.55°N~60°N |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段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雨带绘制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四地风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所示雨带绘制正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北京:风力最大,东南风 | B.上海:风力较小,东北风 |
C.哈尔滨:风力最小,西北风 | D.满洲里:风力较大,西南风 |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小题2】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甲地气流上升 |
B.乙地是低气压中心 |
C.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
D.c地位于高压脊部位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如果图中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

如果图中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
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值①>②>③>④>⑤。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b点的风向和甲处的气压场分别为( )
【小题2】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则图中a、b、c、d四点风速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

【小题1】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b点的风向和甲处的气压场分别为( )
A.北风 高压 | B.西风 高压 |
C.北风 低压 | D.西风 低压 |
A.a>b>c>d | B.d>c>b>a |
C.d>a>b>c | D.c>b>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