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只填番号)。

(1)北半球昼长持续减小的是由_____至_____时段。
(2)南半球昼长始终大于夜长的是由_____至_____时段。
(3)表示北半球秋分日的是_____ 。
(4)当太阳直射_____ 点时,南昌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1)北半球昼长持续减小的是由_____至_____时段。
(2)南半球昼长始终大于夜长的是由_____至_____时段。
(3)表示北半球秋分日的是_____ 。
(4)当太阳直射_____ 点时,南昌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右图为正午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日的日期是___月__日。此日正午位于A所在纬线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墙面的夹角___(填“大”或“小”)
⑵该时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
⑶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值(填“最大”或“最小”),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方向。
⑷该日A地的昼长是___。该日后的一段时间内,C地的昼长将变____(填"长"或"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填"大"或"小").

⑴该日的日期是___月__日。此日正午位于A所在纬线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墙面的夹角___(填“大”或“小”)
⑵该时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
⑶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值(填“最大”或“最小”),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方向。
⑷该日A地的昼长是___。该日后的一段时间内,C地的昼长将变____(填"长"或"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填"大"或"小").
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时刻太阳直射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2)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_________(填“最长”或“最短”),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3)该日后,A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填“长”或“短”),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填“大”或“小”)。
(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___;一年中最大夹角为________

(1)该时刻太阳直射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2)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_________(填“最长”或“最短”),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3)该日后,A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填“长”或“短”),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填“大”或“小”)。
(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___;一年中最大夹角为________
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北京某中学高一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活动示意图”(右图)和“活动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1)一天中标杆影长最短的时候,该地地方时大约为________点钟,此时阳光所在方向是________方。
(2)同学们观测的时间段内太阳高度角逐渐变________,同学们判断此时间段地球运行在左图中________到________段(填数字序号)。
(3)左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
(4)左图中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的日期是____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_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

表:
日期 | 影长 | 太阳高度角 | 备注 |
9月5日 9月7日 9月10日 9月19日 | 178 cm 184 cm 192 cm 216 cm | 56.8° 56° 54.8° 51.6° | 标杆长度为165cm,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12:16 |
(1)一天中标杆影长最短的时候,该地地方时大约为________点钟,此时阳光所在方向是________方。
(2)同学们观测的时间段内太阳高度角逐渐变________,同学们判断此时间段地球运行在左图中________到________段(填数字序号)。
(3)左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
(4)左图中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的日期是____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_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
读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1519年9月)到南美洲南端(1520年10月)期间
【小题2】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用了3年时间,1522年回到西班牙,据航海日志逐日记录为7月9日周四,可上岸当地人却说是7月10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1519年9月)到南美洲南端(1520年10月)期间
A.船上测得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再减小又变大 |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又变快 |
C.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
D.船队经过地点地球自转速度一直不变 |
A.船上白昼比西班牙的白昼略长 |
B.船上白昼比西班牙的白昼略短 |
C.越过日界线应该减l天而西班牙人没有减 |
D.逆地球自转方向航行造成的假象 |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市某同学9月1日在一条东西向街道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此时当地时间可能是( )
【小题2】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 )

【小题1】此时当地时间可能是( )
A.8:15 | B.12:00 | C.14:50 | D.18:45 |
A.顺时针移动 | B.逆时针移动 | C.变短 | D.不变 |
读“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A、B)和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图B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
(3)照片是北京某中学同学正午进行体育活动。与照片日期最接近的全球光照图是________(A或B)。照片右侧方向为________方向(东、西、南或北)。
(4)自图A到图B时间间隔约为________个月,在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


(1)图A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图B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
(3)照片是北京某中学同学正午进行体育活动。与照片日期最接近的全球光照图是________(A或B)。照片右侧方向为________方向(东、西、南或北)。
(4)自图A到图B时间间隔约为________个月,在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
下表为“江阴市某民居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面积(m2) | 5 | 4.99 | 4.98 | 4.97 | 4.98 |
【小题1】以下四幅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与表中时间相吻合的是
A.![]() | B.![]() |
C.![]() | D.![]() |
A.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 B.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
C.江阴地区白昼达一年内最小值 | D.广州驶往伦敦的船舶经北印度洋海域时逆风逆水 |
读“某地房屋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小题2】图示房屋可能位于( )
【小题3】当图示地区正午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最小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若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刚果盆地 | B.撒哈拉沙漠南缘 |
C.巴西高原 |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
A.地球公转速度将加快 |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C.开普敦温和多雨 | D.正值北极科考的最佳时机 |
澳大利亚利奇菲尔德国家公园有大量独特的白蚁丘,蚁丘相对宽阔的两面可吸收早晨和傍晚较弱的阳光热量,而较窄的两面则可对准正午炙热阳光,保持蚁丘内部温度相对稳定。下图为公园位置及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有人在元旦节前后的连续几天,在每天的正午时刻观察白蚁丘的影子,会发现
①影子朝南 ②影子朝北 ③影子比之前变长 ④影子比之前变短 ⑤影子较宽 ⑥影子较窄
【小题2】当公园内的草木枯黄时,以下描写我国景色诗句正确的是

【小题1】若有人在元旦节前后的连续几天,在每天的正午时刻观察白蚁丘的影子,会发现
①影子朝南 ②影子朝北 ③影子比之前变长 ④影子比之前变短 ⑤影子较宽 ⑥影子较窄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A.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C.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