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α,如甲图所示。乙图为该小组绘制的“春分日至冬至日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的数码代号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竿影长度。其中反映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竿影长度的数码代号是________。
(2)该地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α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年中测得的正午竿影均朝向北方,那么该学校位于(____)
A.南回归线以南 B.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 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4)如果出现正午竿影长度等于竿长,则表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A.0° B.25° C.45° D.90°

(1)乙图中的数码代号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竿影长度。其中反映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竿影长度的数码代号是________。
(2)该地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α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年中测得的正午竿影均朝向北方,那么该学校位于(____)
A.南回归线以南 B.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 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4)如果出现正午竿影长度等于竿长,则表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A.0° B.25° C.45° D.90°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纬度变化的范围是________。
(2)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①点(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①点与②点相比,线速度大的是________。
(3)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北半球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哪个更长些?为什么?

(1)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纬度变化的范围是________。
(2)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①点(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①点与②点相比,线速度大的是________。
(3)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北半球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哪个更长些?为什么?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
【小题2】上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
【小题3】小满至芒种期间( )

【小题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 B.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 |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 D.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
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 |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
A.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 |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
C.找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 D.合肥白昼逐渐变长 |
2016年8月21日-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等地举办,读下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小题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小题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 B.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 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
A.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 B.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
C.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 D.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
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春分后地球绕日公转到约285°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则其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小题2】从冬至到小寒这段时间内,东台地区

【小题1】春分后地球绕日公转到约285°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则其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 B.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 C.昼长大于夜长 | D.日落时刻越来越早 |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我国福建厦门举办。图1为金砖国家历届峰会举办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本届峰会期间

【小题1】图中
A.各地均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 B.厦门当地正午时,巴西利亚约为1:00 |
C.各地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 D.德班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B.三亚与福塔莱萨都应防范热带气旋 |
C.新德里比果阿的日出晚 | D.乌法正午物体影子比叶卡捷琳堡长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1)MN是 (晨线或昏线)。
(2)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 ,北半球白昼最长的是 。
(3)④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4)9月5日至7日,北京正午标杆影长变 (长或短),正午太阳高度变 (大或小)。


(1)MN是 (晨线或昏线)。
(2)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 ,北半球白昼最长的是 。
(3)④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4)9月5日至7日,北京正午标杆影长变 (长或短),正午太阳高度变 (大或小)。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采光条件已经成为评价房屋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图示为我国某地楼房间距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我国住宅建设中,要保证最底层居民的采光权,下列城市中相同楼高之间楼间距最大的是
【小题2】若在楼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则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的城市是

【小题1】在我国住宅建设中,要保证最底层居民的采光权,下列城市中相同楼高之间楼间距最大的是
A.广州 | B.南京 | C.西安 | D.长春 |
A.广州 | B.南京 | C.西安 | D.长春 |
下图中MN、AB分别为纬线和晨昏线的一段,AB与MN交于O点。A点与N点地方时相同且该日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O°,O点与N点经度相差45°。读图回答下题。

该日O点昼长为

该日O点昼长为
A.12小时 | B.6小时 | C.4小时 | D.2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