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太阳高度变化,h为已知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④地表示的地点是 。
(2)②表示的地点是 ,四地中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①、③两地纬度较低的是 ,理由是 。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④地表示的地点是 。
(2)②表示的地点是 ,四地中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①、③两地纬度较低的是 ,理由是 。
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判断,甲地的时间是北半球___________(填节气)___________时。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幅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三地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

(1)据图判断,甲地的时间是北半球___________(填节气)___________时。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幅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三地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
图中,a、b为晨昏线与m纬线的交点,apb的中点为p,直线ab的中点为o.a、b两点的距离不确定,可以为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a、b两点间距离最大,且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5:00,则下列判断可以确定的是()
【小题2】若在晨昏线所在平面上,过O点做垂直于直线ab的线,则关于该线与晨昏线交点的判断可以确定的是()

【小题1】若a、b两点间距离最大,且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5:00,则下列判断可以确定的是()
A.地球上21日的范围大于1/3 |
B.此日b点地方时18:00日落 |
C.m纬线上昼长于夜 |
D.此时a点正值日出 |
A.位于p点正北 |
B.与P点位于同一半球 |
C.与P点在同一经线圈上 |
D.与p点互为对跖点(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 |
下图为世界两个著名岛屿。A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岛的西部年降水量高达2000mm以上,而东部降水较少,不足500mm。B岛冬冷夏凉,天气多变,7月平均气温10~15℃,东部沿海夏季多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B岛夏季凉爽,东部沿海多雾的原因是
【小题2】A岛某日地方时16时日落,关于B岛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B岛夏季凉爽,东部沿海多雾的原因是
A.海水蒸发量大使水汽增多 | B.寒流影响使近地面气温较低 |
C.深受寒冷的西北风影响 | D.气旋活动频繁,多云雨天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B.黑夜时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C.地方时4时后太阳从东北升起 | D.地方时20时后太阳从西北落下 |
我国大约位于73°E-135°E, 4°N-53°N,幅员辽阔,景观差异明显。据此回答1-4题。
【小题1】为了方便使用,我国各地都采用的时间是
【小题2】当芜湖(118°E,30.5°N)与乌苏里江两地居民同时看见日出,该日
【小题3】影响琼、黑两省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4】导致针叶林在我国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为了方便使用,我国各地都采用的时间是
A.120°E的地方时 | B.北京的地方时 |
C.东八区的地方时 | D.西八区的地方时 |
A.两地可能同时日落 | B.芜湖日落可能早于乌苏里江 |
C.两地一定同时日落 | D.芜湖日落一定迟于乌苏里江 |
A.太阳辐射 | B.经度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A.南北跨度大 | B.东西跨度大 | C.山区分布广 | D.海岸线绵长 |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3)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
(4)Q地位于M的________方向(1分) M点该日日出的方位为________方向。
(5)此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3)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
(4)Q地位于M的________方向(1分) M点该日日出的方位为________方向。
(5)此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乙、丙三地共同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____时。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乙、丙三地共同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A.甲地最大 | B.乙地最大 | C.丙地最大 | D.三地相同 |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3)该日南京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的反映。

(4)把此刻的昼夜半球分布情况转绘到下图中。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3)该日南京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的反映。

(4)把此刻的昼夜半球分布情况转绘到下图中。

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甲点与乙、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都是约1665千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小题2】图中戊点的昼长约为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A.3∶20 | B.14∶20 | C.15∶20 | D.17:20 |
A.13小时 | B.14小时 | C.15小时 | D.16小时 |
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P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图上4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不考虑海拔高低)最大的是________。
(3)此时地球上极夜范围是_______________;会宁(105°E)位于新的一天还是旧的一天?________。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__。
(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
(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P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图上4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不考虑海拔高低)最大的是________。
(3)此时地球上极夜范围是_______________;会宁(105°E)位于新的一天还是旧的一天?________。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__。
(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
(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