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 昼夜长短的计算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是 “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是以___ 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A、B、D三点线速度最大的是__ __
(2)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D点昼长是 小时.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A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
(4)此时北京时间为_ (日期与时刻)。

(1)这是以___ 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A、B、D三点线速度最大的是__ __
(2)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D点昼长是 小时.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A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
(4)此时北京时间为_ (日期与时刻)。
2017年冬至日,M、P两地同时日出,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相对于P地,M地( )
【小题2】关于表中M、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日出 | 日落 |
M | 07:26:46 | 16:52:03 |
P | 08:46:24 | 19:00:58 |
【小题1】相对于P地,M地( )
A.在P东北方向 |
B.在P西北方向 |
C.太阳高度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 |
D.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
A.同在北半球 | B.同在东半球 |
C.同时日落 | D.位于大陆西岸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L为________(晨线/昏线)。
(2) A、B、C三地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_。
(3)此时B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L为________(晨线/昏线)。
(2) A、B、C三地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_。
(3)此时B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隘,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今天,河西走廊地区又被誉为“风电宝库”,2020年该地区风能装机容量可达2 000万千瓦。其中,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图1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的方格状的挡风工程,网状的草方格如同无生命的沙漠微型防护带环环相扣,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图2为腾格里沙漠区草方格沙障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的著名诗句。图3为3月中下旬,某游客行至甘肃酒泉拍下的日落图。

(1)分析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发展风电的不利条件。
(2)河西走廊是图示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3)说出草方格沙障主要防治的环境问题并简析其防治的原理。
(4)据材料三图片,游客背后的公路呈________________走向,一年中,当晨线与该段公路垂直时,玉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玉门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兰州。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隘,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今天,河西走廊地区又被誉为“风电宝库”,2020年该地区风能装机容量可达2 000万千瓦。其中,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图1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的方格状的挡风工程,网状的草方格如同无生命的沙漠微型防护带环环相扣,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图2为腾格里沙漠区草方格沙障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的著名诗句。图3为3月中下旬,某游客行至甘肃酒泉拍下的日落图。

(1)分析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发展风电的不利条件。
(2)河西走廊是图示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3)说出草方格沙障主要防治的环境问题并简析其防治的原理。
(4)据材料三图片,游客背后的公路呈________________走向,一年中,当晨线与该段公路垂直时,玉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玉门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兰州。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__时针。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C→D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距远日点最近的位置是______(填字母)。
(3)地球公转至A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当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灵宝(33°26′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全年白昼达到当地一年中最长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南极圈的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4) 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灵宝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昼夜变化趋势是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现象,且范围逐渐___________。
(5)地球在C位置时,下列地点的昼长,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①南极长城站 ②曾母暗沙 ③灵宝 ④漠河
(6)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点时,灵宝的日出时间为当地6时。

(1)图中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__时针。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C→D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距远日点最近的位置是______(填字母)。
(3)地球公转至A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当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灵宝(33°26′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全年白昼达到当地一年中最长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南极圈的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4) 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灵宝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昼夜变化趋势是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现象,且范围逐渐___________。
(5)地球在C位置时,下列地点的昼长,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①南极长城站 ②曾母暗沙 ③灵宝 ④漠河
(6)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点时,灵宝的日出时间为当地6时。
下图为“四地连续2个月昼长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两月最可能是( )
【小题2】在图示月份的某一天,四地中( )

【小题1】图示两月最可能是( )
A.1月、2月 |
B.4月、5月 |
C.6月、7月 |
D.9月、10月 |
A.①地日落地方时最早 |
B.②地正午日影朝向南方 |
C.③地的昼夜时差最大 |
D.④地太阳高度变化最大 |
据报道,某年8月21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南极昆仑站(南纬80°,东经77°)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这一天,科考队员在昆仑站看到日出时,国际标准时间及日出方位是
【小题2】据此推算,昆仑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小题1】这一天,科考队员在昆仑站看到日出时,国际标准时间及日出方位是
A.7时 北方 | B.10时 东方 | C.13时 西方 | D.15时 南方 |
A.3月21日~30日 | B.4月1日~10日 | C.4月11日~20日 | D.4月21日~30日 |
下图中K为晨昏线,Q为经线,R为Q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下题。

当Q、K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当Q、K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
C.R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昼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18时40分和18时20分同时看到
日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位于乙地的( )
【小题2】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①暴风雪席卷北美大陆 ②我国许多城市进入雾霾高发期
③地中海沿岸附近炎热干燥 ④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小题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①暴风雪席卷北美大陆 ②我国许多城市进入雾霾高发期
③地中海沿岸附近炎热干燥 ④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