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 时区的划分
- 区时的确定、计算
- 国际日界线、零时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小题2】若北京时间(东8区)为2017年9月28日9时,针对以下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东12区和西12区的时间相同,但日期刚好相差1天 |
B.从东12区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12区,日期要减去一天 |
C.相邻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相差15度,区时相差1小时 |
D.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
A.中时区(0时区)的区时为9月28日1时 | B.东12区的区时为9月28日13时 |
C.东6区的区时为9月28日11时 | D.西6区的区时为9月27日19时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
B.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情况相同 |
C.临夏(103°E)的地方时比北京(116°E)的地方时迟52分钟 |
D.夏季,临夏的日出时间要比冬季迟,正午太阳高度比冬季大 |
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1-3题。
【小题1】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小题2】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小题3】与中山站相比仑站所在的地点
【小题1】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 B.6时25分 | C.12时25分 | D.13时25分 |
A.820千米 | B.1020千米 | C.1220千米 | D.1420千米 |
A.年降雪量较大 | B.气压较高 |
C.年太阳辐射较强 | D.年均风力较小 |
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各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运用有关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北京时间为10日上午8:00时,则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为( )
【小题2】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
【小题3】关于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1】当北京时间为10日上午8:00时,则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为( )
A.9日19时 | B.10日19时 |
C.9日18时 | D.10日下午8时 |
A.东八区的区时 | B.东经116°的地方时 |
C.国际标准时 | D.西经120°的地方时 |
A.钟点完全相同 | B.相差1小时 |
C.相差24小时 | D.180°是其共同的中央经线 |
当北京时间为4月1日早晨4点30分的时候,3月31日在全世界还有
A.多一于半的地方 | B.少于一半的地方 | C.恰好一半的地方 | D.没有任何地方 |
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北京时间),在印度尼西亚岛西南海域(3.5°S,100°E)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地震发生时,某地的区时为10月25日6时42分,则该时区的中央经线为( )
A.0° | B.30°W | C.90°W | D.120°W |
当美国华盛顿(西五区)区时是3日18时,晨昏线经过北京(40°N,116°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北京地方时为
【小题2】此时经过北京的这条晨昏线延伸方向是
【小题3】此日,惠灵顿(约41°S,175°E)日落时间约为当地地方时
【小题1】此时北京地方时为
A.4日6时44分 | B.3日6时44分 |
C.4日7时 | D.3日7时 |
A.西北—东南 | B.东北—西南 |
C.南—北 | D.可能是西北—东南,也可能是东北—西南 |
A.18时 | B.18时30分 |
C.18时40分 | D.19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