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
- 时区的划分
- 区时的确定、计算
- 国际日界线、零时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7年3月25日,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1点(区时)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5小时抵达乙地(60°N,80°E)。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飞机飞行的航向是
【小题2】当飞机在乙地降落时,飞机的影子朝向是
【小题1】飞机飞行的航向是
A.一直不变 |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D.先向北后向南 |
A.正东 | B.正西 | C.东北 | D.东南 |
2014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 )
【小题2】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小题1】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 )
A.甲和丁 | B.乙和甲 |
C.乙和丙 | D.丙和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向日葵又被人们称为“太阳花”,在花盘盛开前,花盘白天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其指向落后太阳约12°。向日葵植株高大,是喜温又耐寒的作物,其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差异很大。从播种到现蕾,比较抗旱,需水不多,而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性。现蕾到开花,是需水高峰,此期缺水,对产量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某地(103°E)向日葵花盘指向正南时,北京时间约为
【小题2】向日葵在我国的主产区分布在
【小题1】我国某地(103°E)向日葵花盘指向正南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52 | B.12:00 | C.13:08 | D.13:56 |
A.云南、甘肃、青海 | B.山西、浙江、广西 |
C.黑龙江、陕西、江苏 | D.吉林、甘肃、内蒙古 |
北京(1160E)一天中旗杆日影最短时,2016年奥运会主办城市里约热内卢(430W)的地方时是( )
A.1时 | B.1时24分 | C.22时 | D.22时36分 |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架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并在4月22日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对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伦敦观看“天舟一号”发射的现场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小题2】在“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首次对接后的一个月内( )
【小题1】在伦敦观看“天舟一号”发射的现场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4月19日11时41分 | B.4月20日19时41分 |
C.4月20日11时41分 | D.4月21日3时41分 |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 B.合肥正午太阳高度先大后小 |
C.全球太阳日出东北方向 | D.长城站昼渐短,夜渐长 |
秋分日,某记者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晚霞中降落在甲岛(下图),记者了解到岛屿附近海域的渔场,在1534年发现时,曾被称为“踩着鳕鱼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鳕鱼资源已基本枯竭。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甲岛附近渔场鳕鱼资源基本枯竭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2】当记者乘坐的飞机降落时刻,有可能朝霞满天的地方是

【小题1】导致甲岛附近渔场鳕鱼资源基本枯竭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增温 | B.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减弱 |
C.被污染的圣劳伦斯河河水流入 | D.多年的过度捕捞 |
A.夏威夷岛 | B.马达加斯加岛 |
C.新西兰南岛 | D.台湾岛 |
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2日晚上8时整,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举行,位于纽约(西五区)的华侨收看直播节目的当地时间为
A.11月11日19时 | B.11月12日8时 | C.11月13日7时 | D.11月12日7时 |
2016年1月1日当地区时8点,我国南极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工作人员在南极冰盖上举行了升国旗仪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泰山站”升国旗时,旗杆影子大致朝向( )
【小题2】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间一般与日出同步,该日,天安门广场和“泰山站”两地升国旗时间间隔大约为( )
【小题1】该日“泰山站”升国旗时,旗杆影子大致朝向( )
A.东方 | B.南方 | C.西方 | D.北方 |
A.0.5小时 | B.3.5小时 | C.5小时 | D.6.5小时 |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 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 下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和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1)解释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冬季而不选择夏季出发的原因。并指出驼队在来回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
(2)图中某日甲和乙(104゜E)两地同时看到日出,简析两地昼长的差异并计算昼长差。
(3)蒙古国水汽主要来自 ,说出该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 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 下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和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1)解释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冬季而不选择夏季出发的原因。并指出驼队在来回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
(2)图中某日甲和乙(104゜E)两地同时看到日出,简析两地昼长的差异并计算昼长差。
(3)蒙古国水汽主要来自 ,说出该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