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
《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读图,外圆为晨昏线,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的纬度为
,弧EOF与晨昏圈垂直,EN为某经线的一部分。据此回答题。

【小题1】EN的地方时为()
【小题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此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EN的地方时为()
A.0时 | B.6时 | C.12时 | D.18时 |
A.N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E点 |
B.弧AOB的地方时为12时 |
C.B点的昼长为24小时 |
D.3个月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昼夜等长现象 |
A.开普敦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逐渐变短 |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为逆时针方向流动 |
C.长江流域正值梅雨期 |
D.北京早晨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
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判断依据是什么?
(2)此时,地球运行在(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3)弧MAN是(填“晨”或“昏”)线。此刻,下列各地的地方时分别是:B,C。
(4)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是,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字母所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是和。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判断依据是什么?
(2)此时,地球运行在(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3)弧MAN是(填“晨”或“昏”)线。此刻,下列各地的地方时分别是:B,C。
(4)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是,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字母所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是和。
图为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回答题。

【小题1】甲点位于乙点的 ( )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中各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 )

【小题1】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南方 | B.西南方 | C.西北方 | D.东北方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
D.丙地地方时接近正午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 “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该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太阳俯视图,图中外圆为赤道,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8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极点为 (南、北)极点,
PB为 (晨、昏)线
(2)北半球节气是 。直射点地理坐标
纬度 ,经度 。
(3)图中各点的地方时刻分别是:
D为 点,E为 点。A地夜长为______小时。
(4)A、B、D三地比较,线速度的大小关系
为: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 。
(5)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 (南、北)发生偏转。
(6)A地位于D地的 方向。
(7)此日后3个月内,海口(20°N, 110°30′E)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选择填空)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

(1)图中极点为 (南、北)极点,
PB为 (晨、昏)线
(2)北半球节气是 。直射点地理坐标
纬度 ,经度 。
(3)图中各点的地方时刻分别是:
D为 点,E为 点。A地夜长为______小时。
(4)A、B、D三地比较,线速度的大小关系
为: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 。
(5)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 (南、北)发生偏转。
(6)A地位于D地的 方向。
(7)此日后3个月内,海口(20°N, 110°30′E)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选择填空)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