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序号是
【小题2】关于黄赤交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一致的 ②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大③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④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小题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序号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一致的 ②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大③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④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长期直射赤道 | B.地球上不再有四季变化 |
C.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D.地球上产生极昼极夜的地区范围变大 |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会引起的现象的是 ( )
A.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 | B.南北极圈的纬度值增大 |
C.北温带范围增大 | D.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增大 |
下图为“a、b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及“a地夏至日、春秋分日太阳视运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回归线度数为23°26′)。

(1)a、b两地纬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夏至日,下列地点可见到类似于a地太阳运动路线图的是( )
(3)如果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为70°,则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________,北半球极昼(夜)的纬度范围为_______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________(大或小),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将变________(大或小)。

(1)a、b两地纬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夏至日,下列地点可见到类似于a地太阳运动路线图的是( )
A.摩尔曼斯克 | B.伦敦 |
C.南极中山站 | D.北京 |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①③是两种假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移动轨迹是①,则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
【小题2】若移动轨迹是③,与②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若移动轨迹是①,则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
A.66.5° | B.26.5° | C.63.5° | D.69.5° |
A.长城站将无极昼极夜现象 | B.地中海气候的范围将不会变化 |
C.北京新建居民楼的楼间距应缩小 | D.悉尼元旦的日出方位将是东北 |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
A.热带、温带的范围将变小,寒带的范围变大 |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
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
D.热带、温带的范围将变大,寒带的范围变小 |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图中五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小题2】关于图中数字处的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五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
B.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
C.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
D.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
A.①所在纬线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
B.②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 |
C.③所在纬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
D.④位于南寒带,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有极夜现象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表示黄道平面的是________。
(2)在图中用α表示出黄赤交角。
(3)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为0°,太阳直射点将会如何移动?
(4)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5°,地球上的五带将如何变化?

(1)图中A、B、C表示黄道平面的是________。
(2)在图中用α表示出黄赤交角。
(3)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为0°,太阳直射点将会如何移动?
(4)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5°,地球上的五带将如何变化?
如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假设图中角α缩小,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带范围增大 | B.福建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缩小 |
C.能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 D.能看到极昼现象的范围缩小 |
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③目前黄赤交角度数为23°26′
④目前黄赤交角度数为66°34′
【小题2】纬度与图中a的度数相等的纬线是( )

【小题1】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③目前黄赤交角度数为23°26′
④目前黄赤交角度数为66°34′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南北回归线 | B.赤道 | C.南北极圈 | D.日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