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下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南通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南通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 小时、 小时。
(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是 点、  点。
(5)根据上右图,写出该图所示日期以及A、C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的纬线(纬度)。
所示日期    ;A , C , A , C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G20又称20国集团,它是一个田际经济合作论坛.2016年9月4日至6日在杭州(120.2°E,30.30°N)中国成功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G20峰会期间,地球的公转位置距图巾ABCD四处最近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小题2】G20峰会期间,杭州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A.一年中最大B.增大C.一年中最小D.变小
【小题3】杭州地处
A.热带B.北寒带C.南温带D.北温带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2012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③②④①
【小题2】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
A.1位置B.2位置C.3位置D.4位置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从极点上空俯视地球示意图,图中虚线圈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能大部分集中在南半球,因此南半球是夏季​
B.地球获得太阳能量的多少取决于日地距离,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所以北半球为冬季
C.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获得太阳能量较多,因此是夏季
D.太阳总是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能辐射能力,不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小题2】关于图中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弧AB是晨线,AE是昏线
B.从图中C点至D点,运动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C.A点的经度和昼长分别是90°W。24小时
D.E点的昼长和日出时间分别是18小时.3:00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甲)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甲中字母A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小题2】图乙中,在国庆节期间,有关太阳直射点所在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段B.b时段C.c时段D.d时段
【小题3】图甲中,从B到C,再到D,下列四地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A.北纬10°;东经70°B.北纬30°;西经50°
C.南纬20°;西经45°D.南纬40°;东经120°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表示的节气正确的是
A.①-秋分日B.②-春分日C.③-夏至日D.④-冬至日
【小题2】在我们十月考试的这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在我们十月考试这几天,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B.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正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芒种到白露期间
A.驻马店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C.郑州昼夜长短差值先增大后减小D.海口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小题2】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关于太阳对称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期都相差180天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小题3】下列诗句与小寒节气相吻合的诗句是
A.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B.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C.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D.千杯浊酒吟风月,梅影疏香入栅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读图思考,北京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
A.谷雨与立夏B.小满与大暑
C.雨水与处暑D.立冬与立秋
【小题2】由惊蛰到清明这段时间,嘉峪关(  )
A.昼长不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B.昼长先增长后缩短,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C.日出越来越晚,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D.日落越来越晚,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测“圭”上“表”影的长短变化可确定节气。左图示意地球公转状况,右图示意圭表构成。

(1)在左图中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2)左图中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快或慢),济宁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____(大或小)。
(3)左图中d位置的晨昏线属于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
(4)右图中“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左图中______位置(填字母)的正午“表”影长度。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________方向。如图所示安放圭表,主要适用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填纬度范围)。
(5)对利用圭表确定节气的优点或缺点进行简单评价。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处放大图上,弧线AC为昼夜的分界线,其名称为________,此时甲位于________(北半球1月、7月)附近。甲处放大图为________(南极、北极)俯视图。
(2)地球公转到甲处,开普敦(位于南非)比北京市的白昼________(长、短);腾冲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到乙处时,D点的日出时刻、白昼时间和此刻的太阳高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直射点的纬度和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