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6年11月14日后,今年12月3日地球人再次观赏到“超级月亮”。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今年观赏到“超级月亮”时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有关苏州地区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正值踏青游春
B.昼长夜短
C.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正值腊梅绽放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将地球公转轨道均分成四等份,P位置离太阳最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①
【小题2】地球公转到P位置时,会出现哪些现象
A.我国江南正处于梅雨季B.南极洲中山站正处于极昼
C.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澳大利亚正处于冬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19时48分至23时11分,月球横穿地球的本影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如图),右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左图中月食区域依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
【小题2】此次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
A.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B.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C.地球上极昼范围变大D.南半球各地昼夜时差逐渐变小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于指导农业耕种时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即是一个节气。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如“芒种”一般在6月6日。下图为某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收获进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仅按此义,图示的时空位置正值“芒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二十四节气在公转轨道上都相隔15°但时间间隔不一定相同,其影响因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公转的方向
C.地球公转的周期D.地球公转的轨道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日期,地球位于乙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_位置附近。
(2)甲图ABCD四地中,昼夜平分的是_____地。
(3)当地球位于乙图中②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近日点、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
(4)地球位于乙图中①处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6年11月30日,由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申遗”成功时,地球在黄道示意图上最接近的位置是(   )
A.AB.BC.CD.D
【小题2】“申遗”成功时,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南半球,向南移B.位于北半球,向北移
C.位于南半球,先南移后北移D.位于北半球,先北移后南移
【小题3】自“申遗”成功到春分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C.北半球昼长的变化:短→长→短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为二分二至示意图和某日各纬度昼长分布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公转方向是_____(顺或逆)时针。左图中④为_____节气。
(2)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活动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
会议期间,地球运行在左图中_____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_____(方向)移动,该时段,北京天安门升国旗的时间越来越_____(早或晚)。
(3)会议期间,北京比上海________(选择填空)。
A.自转线速度大B.正午时人的影子长C.白昼时间短D.日出时间早
(4)图表示节气的日期是_____,此时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位置(填序号),该日北极圈内出现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内最大值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a、b、c、d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
A.a→bB.b→c
C.c→dD.d→a
【小题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P段时,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和“地球光照示意图B”,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A中MN表示________,图B在图A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_______。
(2)图A中④位置的日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________,极昼现象出现在________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3)在图A中,12月18日至20日,醴陵正午旗杆影长变______,正午太阳高度变________;该时段地球运行在图中________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
(4)图B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昼夜状况,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
(5)图B中甲乙两地相比,昼更长的是________地;此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69°22′S)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