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地2017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顺流而下,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A.南→北B.西北→东南
C.西→东D.西南→东北
【小题2】该地再次出现图中所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
A.2017年12月B.2017年4月
C.2018年1月D.2018年7月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北纬23°26′28″,东经113°28′56″。塔顶是一个直径1.2m的空心铜球,在每年某一特定时刻,游客昂首于塔底四门中央,便可从塔心及铜球中的垂直圆柱空洞窥见太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游客要想从塔心窥见太阳,应选择的时间为
A.北京时间6月22日11时34分B.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00分
C.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26分D.当地时间6月22日11时34分
【小题2】自游客从塔心窥见太阳后的三个月内,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海南岛居民看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
B.广州地区昼长夜短,日昼渐长夜渐短
C.我国锋面雨带自长江流域逐渐南移
D.我国因暴雨天气导致的飞机航班延误率增加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左图是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右图是该日北京地区可能的正午太阳光线入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轴与晨昏圈平面的夹角最大值是  。
(2)这一天,①处昼长为 小时。
(3)左图中下列各点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A. 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 ③、②、①
(4) 若右图的F表示二分日正午太阳光射入室内状况,则E、G中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北京地区该日正午太阳光射入室内状况的是
(5)从该日起以后的半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减小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D.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⑹该日,左图中①、②、③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几乎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洋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小题2】上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最长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此时①地的昼长是(  )
A.12小时B.14小时C.16小时D.8小时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B.③②①④C.④③①②D.③①④②
【小题2】有关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昼长最大时,洛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②地夜总比①地长
C.③地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
D.④地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情况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b、c、d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aB.bC.cD.d
【小题2】a、b、c、d四城市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cbdB.acdbC.cadbD.dcab
【小题3】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D.黄赤交角的存在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  )
A.23.5°SB.20°NC.20°SD.23.5°N
【小题2】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A.B.C.D.
【小题2】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小题3】大风降温日过后,某同学在日记里写到“下午五点半大风早早地刮走了白天,吹来了黑夜.....”此时该地的黑夜大约长是(    )
A.11小时B.11小时30分C.13小时D.14小时30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综合了天文、气象等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左图实线所示为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渭河平原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D.珠江三角洲
【小题2】关于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P点由b移向c期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P点由b移向c期间,齐齐哈尔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C.P点位于①位置时,齐齐哈尔的节气最可能是寒露
D.P点位于①位置时,齐齐哈尔的昼长夜短,且昼在逐渐变长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日期中,腾冲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
A.国际劳动节B.我国元旦节C.我国国庆节D.西方圣诞节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