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P、Q、M、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小题3】若图中弧线EOF为晨昏线,则此时(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
A.①——东北信风 | B.②——盛行西风 |
C.③——西南季风 | D.④——极地东风 |
A.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 B.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 |
C.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 D.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 |
A.福州日落西北 | B.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
C.北京昼短夜长 | D.全球今天和昨天各占一半 |
住合肥市(32°N,117°E)的王先生准备在小区停车场租一个车位,停车场位置及车位分布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了避免汽车被长时间阳光晒,最好的车位选择是
A.甲 B. 乙 C. 丙 D. 戊【小题2】王先生傍晚6:30下班回家,发现车位上仍然有阳光,车影子落在的车位是
A.甲 B. 丙 C. 丁 D. 己【小题3】王先生的车位一年中阳光晒的时间最长(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B. 5月 C. 6月 D. 12月

【小题1】为了避免汽车被长时间阳光晒,最好的车位选择是
A.甲 B. 乙 C. 丙 D. 戊【小题2】王先生傍晚6:30下班回家,发现车位上仍然有阳光,车影子落在的车位是
A.甲 B. 丙 C. 丁 D. 己【小题3】王先生的车位一年中阳光晒的时间最长(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B. 5月 C. 6月 D. 12月
读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图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由b→d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图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 |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 |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 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
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 | 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 |
A.黄赤交角逐步加大 | B.南半球白昼范围逐步加大 |
C.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加大 | D.热带范围逐步减小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从B向C位置移动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及正午人影长度变化情况( )。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太阳直射点从B向C位置移动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及正午人影长度变化情况( )。
A.变晚,变长 | B.变晚,变短 |
C.变早,变短 | D.变早,变长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
C.地球到达B点时为12月22日 |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C点 |
读下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C点的时间为( )。
【小题2】风在图中各点水平运动时,受到地转偏向力最小的点是( )。

【小题1】图中C点的时间为( )。
A.10点 | B.16点 | C.12点 | D.22点 |
A.A | B.B | C.C | D.D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_______。此刻北半球正值_______节气,日期是 _______前后,厦门昼夜长短状况______________。C点所在的斜线是_______线。
(2)图中A、B、C、D四点中,A点的时刻为_______;D日出时刻是________;C点的昼长为_________,白昼最长的点是_______ 。
(3)A、B、C三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_______ 。
(4)A、B、C、D四点比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5)B地位于A地的_______方向。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_______。此刻北半球正值_______节气,日期是 _______前后,厦门昼夜长短状况______________。C点所在的斜线是_______线。
(2)图中A、B、C、D四点中,A点的时刻为_______;D日出时刻是________;C点的昼长为_________,白昼最长的点是_______ 。
(3)A、B、C三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_______ 。
(4)A、B、C、D四点比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5)B地位于A地的_______方向。
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甲点所在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F表示地轴的是_______,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请用阴影标出夜半球)_______。
(2)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
(3)左图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江苏白昼变_______,日落方向是______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为_______时针
(4)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右图所示相同的是_______地。通过计算在右图画出准确的海安(北纬32.5°)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_______

(1)图中AB、CD、EF表示地轴的是_______,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请用阴影标出夜半球)_______。
(2)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
(3)左图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江苏白昼变_______,日落方向是______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为_______时针
(4)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右图所示相同的是_______地。通过计算在右图画出准确的海安(北纬32.5°)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_______
观察下面两幅图,思考分析相关问题。


(1)据图甲,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如何?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各是怎样的?请在下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读图乙,分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赤道上的线速度是多少?60°N纬线圈上的线速度是多少?二者有什么关系?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有什么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大?
(4)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为什么世界各国建设航天发射基地时多建在本国的较低纬度地区?卫星发射方向如何?为什么?


(1)据图甲,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如何?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各是怎样的?请在下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读图乙,分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赤道上的线速度是多少?60°N纬线圈上的线速度是多少?二者有什么关系?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有什么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大?
(4)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为什么世界各国建设航天发射基地时多建在本国的较低纬度地区?卫星发射方向如何?为什么?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______,除________外,各地角速度相等。
(2)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0的地点是________。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______,除________外,各地角速度相等。
(2)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0的地点是________。